爱国是中国人的传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对国家的深刻认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是宽厚的,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文明高度。近代以来,中国从来没有欺负过别的国家,也没有搞过扩张侵略,中国的爱国主义谋求的是和谐、共同发展,是对“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表达。
弘扬爱国精神,就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具体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要敢于向已有的科学成果挑战,敢于向未知的新领域进军,勇敢地去实践,去探讨。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
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对全球化下的世界格局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冷静的观察,应该把自己的爱国激情和成熟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中国的年轻人应有登高望远的视野,用21世纪的新眼光看待未来,并不断加强自己与世界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捍卫我们的利益和尊严。(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