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有 君 子 兰
问 渠
去年腊月,友人送我两盆君子兰。它花株端庄,花型规整,配着精致的紫砂盆,放在客厅里,陡增了几分高雅和喜气,使人为之一爽。友人告诉我,腊月二十四五开花,正月里正是盛期。
古人把“兰”冠以“君子”,是其确有古君子之风。“君子兰,叶青如碧,花洁似乳,萼层出,蕊循序,素心蕴藉,华彩风发,既质朴,又光耀照人。”正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兰之所以被今人珍爱,乃至敬重,却并非怀古,而是有感于它的质朴纯真,矜持厚重,能寓之于形,传之以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喜欢君子兰,早晚常常伫立花旁,给它喷洒水雾,楷抹灰尘。花茎托着花蕾,在层层兰叶的簇拥下,像个骄傲的公主,亭亭玉立,粉面娇羞。然而,几天过去,花苞虽越来越大,却没有开花的迹象。这可爱的花仙子,它在等待什么呢?
向友人请教,承他相告:由于环境变化,温度湿度和光照都是影响因素,蕾期要光照充足,花期需降温避光。而此时,新冠肺炎悄然漫延,病毒扩展迅速,我的心情也愈发沉重起来,没有了侍弄花草的兴趣。妻怕它受委屈,就移到了窗户的近处。
除夕夜,在期望和焦虑中看完了春晚。次日,客厅里弥漫了淡淡的清香,君子兰开花了。我情不自禁喜上眉头,拉开窗帘,霞光喷涌而入,满屋金碧辉煌。喇叭形的花朵,红里蕴黄,娇嫩欲滴。花蕊如同仙女的纤纤玉指,缭绕着缥缈的霓纱。阳光打在碧叶上,翡翠般晶莹剔透。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一年的养精蓄锐,终于在这个灿烂的清晨绽放了。
而这一天,大年初一,中央专题开会研究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国驰援武汉、驰援湖北……解放军去了,医疗队去了……医疗物资去了,生活用品去了……疫情日渐严峻,我的心情也随着疫情变化起伏不定。在众志成城的抗疫期间,在这场网格化群防群控的战“疫”中,我这个花甲老叟,只能和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一样,既当不了志愿者,也上不了抗“疫”一线。宅在家中,在寂寞和单调中,静静地瞅着君子兰,看着它慢慢长叶,慢慢开花,也慢慢悟出了其中的奥秘。君子兰红花绿叶,珠联璧合,以其特有的共赢方式,把美丽带给了人间。目前,我们的国家不正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用体制的优势在战“疫”吗?
家有君子兰,生活有了主题,心情豁然开朗。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再到二月二龙节,没有走亲访友,没有社会活动,自然也就没有了“年味”。日复一日,天天是电视短信、吃饭睡觉,被动地轮回着重复着。懊恼之余,君子兰也善解人意,以它的美丽温馨和勃勃生机,给我鼓励和信心,帮我转换心境,疏解了封闭生活带来的焦躁和郁闷。思想通了负担没了,不出门,不添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这场战“疫”的支持,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哪怕是一只口罩。
人在家里,心仍然关注着疫情。疫情拐点已经出现,虽然防控警报还没有解除,曙光就在眼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经过战“疫”考验的体制优势,必将极大的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的突飞猛进。
君子兰天天生长、天天开花,它艳而不媚,娇而不俗,尽显了文良恭谦的美德;叶片宽厚挺阔,脉络精致,蕴涵着清远典雅的诗意。我感谢君子兰,给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春节,带来了愉悦和快慰。
站在窗前,感受着春风、阳光和融融暖意,因为有了君子兰的陪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作者:王国斌,笔名问渠,中共党员,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