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是真诚显初心——五公镇抗疫典型专题)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打乱了亿万人民的新年计划,庚子年春节更是被灰蒙蒙的气息笼罩,但总有一些人是一束光,是一道虹,托起驱散阴霾的春日暖阳。
男儿当自强
在北马村的村口,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穿着军装、站的笔直的身影,他是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一名学生甄康迪。他1月18日放假回家后,第一时间进行自我隔离,14天没有出过家门。确认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他立即报名参加了村里的执勤,他说这都是应该做的,在第一线治病救人的医生,村里昼夜不歇的党员干部是我的榜样,我的力量很小,能做一点是一点。甄康迪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了军人的品格。履行军人职责,担当如山使命,换个地点仍是保家卫国,青年当如此!
行动践初心
北马村的卢宇涵是2019年新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也是一名“90后”。在疫情初期,他第一时间响应党支部号召参与义务执勤,成为了一名抗疫一线的守护者。卢宇涵说“党组织信任我、培养我,苦点累点不算什么,我要对得起这积极分子的身份。”时至今日,卢宇涵已经在北马村的村口执勤13日了,就连大年三十的饺子都是家人送来的。13日的辛劳付出守护了村里的一千六百余人。虽苦虽累,但我分明在他疲惫的目光中看到了坚定。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承?回想2003年,全世界在守护90后不受伤害,17年后,就由90后来守护世界。
筑起心安桥
张顺德是一名五公镇的基层干部,前几天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父亲。一手抗“疫”,一手牵娃,是他的真实写照。孩子出生才几天,刚刚回去照顾妻儿五天的张顺德便主动放弃休假,不顾同事的劝说,毅然决然回到防控疫情的第一线,虽心怀不舍,但他更放不下身在一线的战友和群众。他说:“我算不上一名合格的丈夫,也不是称职的父亲,但我想用我的方式来守护他们。”疫情面前,他留给家人的是逆行的背影,但他在一线的坚守带给人民群众的是无限希望。午休时他翻着女儿的照片、视频 ,满脸慈爱。他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不会有关于这场疫情的任何记忆,不知道他的父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付出了多少,但时间会铭记一切。
在这里,同样也要为他的家人点赞,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化作他前行的动力,他用实际行动搭起令群众心安的桥梁。他有着我们基层干部该有的模样!
让我们感动的事情还有很多。村里老百姓趁大家执勤时放下的烧鸡上贴着纸条,上边写着“一份心意,为了全村里人们的安全,你们辛苦了,晚上值班饿了就吃了,感谢你们。”,就是这样小小的关怀,温暖着大家的心。疫情面前,是所有人的坚守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他们不是英雄,但却是这场硬仗背后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们用平凡的举动汇聚成了磅礴的力量!春天来了,我们相信所有美好都会如约而至。(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