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保定讯 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策源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李石曾先生是保定高阳人,保定育德中学是率先设立留法预备班的学校之一。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金台驿街86号育德中学旧址,是以宣传、展示、收藏、研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主题的历史类专题纪念馆。1983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建馆,1992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纪念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三级博物馆”和“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满足因新冠肺炎防控临时闭馆期间群众的参观需求,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近日推出线上观展活动,分期介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始末,欢迎广大观众参观浏览!
★ 勤工俭学的由来 ★
出国留学,赴先进国家寻求救亡图存之道,是没落的晚清时期无数仁人志士的共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在巴黎中国豆腐公司工人工余求学、早期旅法同盟会会员提倡并组织的留法俭学以及一战期间旅法华工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李石曾: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
1902年,李石曾自费赴法求学,在巴黎巴斯德学院选修了生物化学专业,并出版了专著《大豆》。
巴黎中国豆腐公司
1908年,李石曾自筹资金在巴黎西北郊区开办了巴黎中国豆腐公司,附设了工厂,并从家乡河北高阳一带先后招募了几十名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年到厂内做工。
李石曾为豆腐公司的工人授课
为了提高工人的素质和技能,李石曾在豆腐工厂内创办了夜校,实行以工兼学。利用工休或晚间学习中文、法文、数理化和修身等课程,并亲自编写教材授课。这种“以工兼学”已略具后来勤工俭学的雏形,因此许多人将巴黎豆腐公司的夜校看作留法勤工俭学的开始,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这些豆腐公司的工人也就成为最早的一批勤工俭学生。
留法俭学生赴法前在北京的合影
1912年,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了“留法俭学会”,并在北京安定门内方家胡同设立了留法俭学会预备学校。北京留法俭学会预备学校先后共送走三批约100多名留法俭学生。这些俭学生与勤工俭学生的区别在于是否做工,俭学生不需要做工,只要在求学期间厉行节俭,而勤工俭学生则需要边工作边求学。
勤工俭学会会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人力缺乏,向中国招募了约15万华工,华工到法后无人身自由,与法国工人工资待遇不平等,且没有受教育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1915年,豆腐公司工人李广安、张秀波、齐云卿在李石曾的协助下,为到法华工发起组织了勤工俭学会,该会宗旨是“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这就是“勤工俭学”一词的由来。
华法教育会会章
1916年6月,中法两国教育界人士在巴黎共同发起成立了华法教育会,该会以“发展中法两国之交谊,尤重以法国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道德、智识、经济之发展”为宗旨,成为管理旅法华人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机关。
华工学校第一期学员照片
为开展华工教育,1916年3月,在巴黎成立了专门的华工学校,蔡元培、李石曾等人担负起了授课任务,入校的华工“皆以勤工之积储,为求学之资斧”。华工学校的第一批学员全部都是李石曾豆腐公司的工人。
华工学校发给杨梦游的肄业证书
★ 勤工俭学的筹备 ★
1916至1918年,随着专制独裁的袁世凯病死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新文化思潮在国内传播日渐浓郁。在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等人的极力倡导和组织下,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主办留法勤工俭学事宜的机构和各类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班),各地进步社团也积极响应,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中华大地勃然兴起……
留法预备学校(班)纷纷举办
全国各地开办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班)分布图。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是我国开办最早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位于高阳县布里村。1917-1920年共招收三期学生,培养人才200余人,其中73人赴法。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发给段润波的毕业证书
保定育德中学
保定育德中学于1917年9月在校内开设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1917年—1921年共招收四期学生,毕业213人,其中115人赴法。刘少奇(未赴法)、李维汉、李富春等曾就读于该班。
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春假开学照片
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成立于1918年夏,专门开设留法工业科培养赴法留学人才。赵世炎、李立三等人曾在此校学习。
留法勤工俭学四川分会附设预备学校
发给刘子华的毕业证书
四川是留法勤工俭学生最多的省份,该省于1918年3月在志成法政学校设立留法预备学校,陈毅、陈炎兄弟曾在该校学习,毕业后赴法。
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发给王邦倜的毕业证书
1919年春,重庆市商会会长汪云松等社会名流筹款,在夫子庙内创办了留法预备学校。邓希贤(邓小平)曾在该校学习,毕业后赴法。
1920年,少年中国学会部分会员在北京岳云别墅的合影“少年中国学会”由李大钊、王光祈等人组建,为五四时期会员最多、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团体。“少年中国学会”赴法人员有王光祈、赵世炎、张申府、许德珩、李劼人、周太玄、胡助、李思纯、陈宝锷、罗益增、李璜、曾琦、何鲁之、张梦九等。
1918年,湖南籍部分学生在保定的合影“新民学会”是由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在湖南长沙成立的进步团体。“新民学会”赴法人员有蔡和森、向警予、萧子升、李维汉、蔡畅、萧子暲、罗学瓒、张昆弟、陈赞周、熊光楚、刘明俨、欧阳泽、曾以鲁、张怀、熊季光、熊叔彬、魏壁、劳君展等。
觉悟社部分成员1920年合影“觉悟社”是由周恩来、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人在天津成立的进步团体。“觉悟社”赴法人员有周恩来、刘清扬、郭隆真、张若名、赵光宸、关锡斌、李愚如、胡嘉谟、陶尚钊等。
周恩来、李福景赴法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