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会实践】学六艺 习古礼 知年俗 衡一学子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孙敬学堂)
学六艺 习古礼 知年俗
衡一学子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孙敬学堂
1月19日,按照学校春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衡水第一中学19505班王子言、19418班陈子涵两位同学走进衡水滨湖新区闾里古镇的孙敬学堂,零距离感受汉风民俗,学习传统礼仪、国学国艺等,体验年俗礼仪。
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中药知识。
习古礼,拜谒文庙
在老师的带领下,两位同学换上汉服,开始体验活动。沉浸在清雅的古风环境中,学习拜师礼、餐桌礼以及传统年俗文化等中华礼仪,体验琴棋书画、钟磬雅乐等特色课程。
临摹福字。
体验古乐器
今天的学习中,两位同学不仅学习了坐、立、行、寝等日常礼仪,体验了古法造纸、活字印刷、皮影表演、沙画绘制等过程,还通过文庙的拜师礼知晓尊重师长,通过百食坊的辨五谷、识蔬菜学会‘食礼’,通过明孝堂茶道和酒道的学习,真正理解并能以茶、酒来侍亲明孝。老师还专门带他们体验了书写福字和对联活动,通过这些学习,陈子涵同学说,“感觉自己变成了小君子!这个春节期间,就知道怎么奉茶敬长辈了。”
木工、舞龙、沙画
听老师讲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
沙画、陶艺、造纸、古筝、书法、围棋、酿酒……这些都是孙敬学堂开设的课程。王子言同学说,“特别喜欢这些课程,觉得很有趣,重要的是能亲身体验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习茶礼
体验皮影
孙敬学堂的王志远介绍,闾里古镇是全国首家且唯一以传统礼孝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基地。孙敬是东汉信都人(现衡水冀州人),是成语典故“头悬梁锥刺股”中头悬梁的主人公,孙敬“头悬梁”的故事广为熟知,闾里古镇的孙敬学堂传承了古冀州“崇德尚礼、自强不息”文化品格。
在孙敬学堂的建设和运营之初,闾里文学院集合了六十多位专家教授,耗时四年投资将近五千多万,完成了国内首套礼学教材,根据君子六艺分设了六大体系“礼、乐、射、御、书、数”,在这六大体系中,开设了三十多门课程,涵盖了3到75周岁,从幼教开到小学,初中,高中和老年大学,能让不同年龄段根据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学校的教育大纲,形成传统文化的有效补充。
状元廊前合影
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
黑白对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