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廊坊讯(刘杰 李新苓)1月15日,三河市燕郊镇的曲女士来到三河市燕郊京贸物联批发市场调委会请求帮助。
三天前,曲女士在该市场购买了猪肉和排骨。回到家中,曲女士在猪肉上发现了绿色的颗粒物,怀疑买来的猪肉有食品安全问题,于是找到调委会调解商户退款。
调解员卢庆国热情地接待了曲女士,并将商户一起请到了调解室。商户认为如果退款就表示猪肉有问题,以后买卖怎么做?曲女士认为猪肉有问题,即使重新换了猪肉,吃起来也不踏实。卢庆国请来专业人员检测,检测结果为猪肉所呈现的绿色,只是在饲养时被注射的药物没有被吸收,猪肉没有问题。得到权威部门的检测结果后,曲女士同意商户给更换猪肉的方案,双方握手言和。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建立调解组织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廊坊市逐渐形成了大城红木家具、文安人造板、霸州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永清服装、固安园区、安次家具、广阳商业、开发区会展和大学城、香河家具、大厂渔具、三河物流等一大批产业聚集区。企业、商户、人员密集,商业活动频繁,各类消费纠纷、合同纠纷、治安纠纷、情感纠纷频发多发。
市司法局紧紧围绕服务平安廊坊、法治廊坊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哪里人群集中、哪里矛盾纠纷突出,哪里就建有调解组织”这一工作思路,在文安县左各庄人造板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香河县家具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经验基础之上,2019年加大企业聚集区、商户聚集区、外来人员聚集区调解组织力度,全市已累计建成大城红木城市场调委会、广阳区万达广场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河市燕郊京贸物联批发市场调委会等调解组织16个,并全部正式运行。
由于各企业聚集区商业活动不同、纠纷类型不一,我市在建立健全调解组织机构时,因地制宜、灵活设置,或由行业协会、商会、主管部门依法建立市场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按照片区、楼宇建立调解工作室;或在商户、车间、班组设立人民调解员、纠纷信息员,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
以维护稳定为目标 纠纷就地化解
据介绍,三河市京贸物联农副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占地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批发市场经营范围涉及生鲜瓜果蔬菜、各类副食粮油和日用百货等13个批发大厅及配送广场,入驻商户近3000家,经营品种达15000余种,市场内各项管理工作人员共计200余人。
为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减少商户和群众诉累,推进平安市场建设,1月13日,在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三河市燕郊京贸物联批发市场成立了调委会,由调解员在调解室进行专业的调解。
“商户在经营中会遇到各种纠纷,走法律渠道既耗费时间又耗费财力,不现实。市场调解委员会的成立,会在第一时间公平公正受理解决纠纷,避免矛盾激化,可以为商户创造守法经营的稳定营商环境。”三河市京贸物联市场总经理刘成志说。
市司法局基层处处长李海潮表示,通过将调解组织进一步向矛盾源头延伸,下沉调解阵地,实现了“矛盾在哪里产生,就在哪里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企业),大事不出聚集区,矛盾不上交。16个调委会成立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2500多起。
以调防结合为方针 加强源头预防
市司法局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着力解决源头性、基础性问题,全力维护企业聚集区的社会稳定,维护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调处,将问题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实现矛盾不上交。做好法治宣传工作,将更多法律元素融入聚集区的管理,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提升聚集区管理人员、商户、员工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引导广大群众运用法治的方式化解矛盾,从源头上减少纠纷。
预防是基础,调解是关键。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积极发挥人民调解职能,讲情、讲理、讲法,通过说服教育、规劝疏导等方式方法,促进当事人平等协商、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促进问题妥善解决。
同时,加强对矛盾纠纷发生发展规律的分析研判,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进一步预防纠纷提供指导,形成“预防、排查、调解、分析、研判、预防”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