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基层党建、创新创优、干部绩效等各项工作考核,“听汇报”“搞测评”“查台账”“看现场”等仍是不少地方的固定套路。这些方式虽然直接、高效,但也极易导致考核“走过场”、结果“失真”等现象。开展考核,不妨让群众充分参与,提高群众评议权重,提高考核精准性和公信力。
考核的初衷,在于通过目标任务和奖惩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现在,许多考核却流于形式,在考核过程中有些本该实地考核的项目却只是听汇报、开座谈,简单地以“说”代“做”,造成“做得好”不如“说得好”的问题。如此一来,让本该严肃认真的考核趋于形式化、表面化。考核是为了督促各级部门以既严又实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目标,考核工作动真碰硬,这是考核的重要意义所在,只有以敢于动真碰硬的坚定决心,才能充分发挥考核的巨大作用。
考核是对单位工作绩效和服务水平的真实反映,一定要严肃考察,提炼亮点,让工作更好地开展,让部门高效地工作。对于考核存在的问题,绝不迁就袒护,分析实质,整治干部的“慵懒散”风气,消除干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促使干部作风整体转变。
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考核只是手段,只有将考核结果和干部职工的奖罚、升降密切联系起来,才能让考核的目的落到实处。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把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充分发挥考核在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中的作用,提高考核工作整体效益。(许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