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事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干部“三个特别”要求,坚持依事识人、以事择人,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选干部配班子,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实践中,要以提高党员干部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落实,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树立起注重品行、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一线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使那些不干实事、善于投机的干部没有市场,受到惩戒,创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风清气正的良好的干部选任环境。
要注重抓好日常考核,运用听取汇报、谈心谈话、实地查看、民主测评等手段,随时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以及平时掌握的情况,采取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等形式综合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状况,根据工作需要对特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不定期研判,为做好干部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要加强干部培养锻炼。按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突出重点、总量调控的要求,建设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拓宽岗位锻炼和基层锻炼渠道,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或信访维稳、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岗位进行锻炼。重视党政正职后备干部的培养,在工作实践和重大考验中识别、发现和储备一批既懂党务工作又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工作经验和领导经验比较丰富的干部,择优充实到主要领导岗位。
要加强后备干部的管理。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真正把德才素质好、工作有实绩、群众威信高、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进后备干部队伍。坚持重视基层的干部导向,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把发现的优秀干部补充进来,对那些不敢担当、不愿作为、坐等提拔的后备干部及时调整出去,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一池活水。(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