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交通运输部举行2020年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多名记者针对撤站后网友反映通行费变高、入口拥堵、系统不稳定等情况进行了提问,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分别回答了这些问题。
新华社记者:有网友反映撤站后通行费变高了,请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收费方式变化了吗?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德金: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公众反映费用上涨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关注。今天,就有关问题,我向大家做一下说明。
首先是关于收费标准的问题。
一是关于客车收费。在这次撤站过程中,各地客车的通行费收费标准没有调整,变化的是费额取整规则和按照实际通行路线实现精准收费。
二是关于货车收费。由计重收费改为按车型收费,各个省份要重新核定货车收费标准。我们要求各地严格按照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要求,落实"两个确保"和"一个降低"的要求,科学合理核定本地本区域的收费标准。确保在相同交通量条件下,不增加货车通行费总体负担,确保每一类收费车型在标准装载状态下的应交通行费额均不大于原计重收费的应交通行费额,实现新的收费标准对应吨位比满载吨位至少降低10%。各地按照这个要求,通过法定定价程序,制定了相关收费标准。
我们组织各地在1月5号前全面公布了货车收费标准,接受社会监督。详细的收费标准挂在政府和交通部门的网站上。部里的网站正在安排超链接,让大家能够通过一个网查询29个省份的通行费标准。各省同时也对收费标准做了解读。
此外,我们还要求各地深入开展客车和货车收费标准的复核,重点核定客车和货车收费标准是否达到了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要通过降低收费标准或者通过差异化的方式落实下去,绝不允许借机违规涨价,增加企业负担。
同时,我们也督促各地,严厉查处借机违规涨价的行为。我们将继续接受群众的监督,对大家反映的费率上涨的问题,我们将责成相关省份逐个核实,查明原因,依法妥善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中国日报记者:撤站并网运行后,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高速入口拥堵和收费畸高的情况,交通运输部曾回应主要原因是在系统切换初期存在不稳定的情况。请问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运行调整,目前问题是否已经解决?系统何时能够稳定?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德金:
谢谢您的提问。新的收费系统自2020年1月1日零时切换以来运行总体稳定。
但正如你所讲的那样,新系统开通的初期,特别是1号、2号存在着少数省份或者部分收费站系统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也出现了进出口车道收费的速度慢,CPC卡识别慢、CPC卡不识别,费用计算异常等情况,对用户出行造成不便。
我们成立了技术保障小组,组织技术骨干团队对基础薄弱和运行不稳定的省份,开展指导和帮扶。从升级出入口车道的软件,优化收费计算的模块,提高ETC门架系统的识别率等方面,不断优化系统,提升运行效率和收费的准确性。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排查并解决了出入口车道的问题,升级车道系统软件200余次,升级和优化费率计算模块800余次,调优客户服务的App和短信小程序30余次,为客户及时准确地推送消费信息。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新收费系统运行基本稳定,公众出行体验不断提升。近期,我们已经部署各地开展清零行动,对系统运行进行再排查梳理,争取在春节前全面完成所有问题的整改,推动系统运行逐步全面向好,切实服务公众出行。
央视记者:有车主反映目前使用ETC走高速时,多次、频繁收到扣费短信,为何不能一次性在出口结算并显示总费用?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德金:
我们也注意到了您提的这个问题。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高速公路通过ETC门架系统进行精确计费。车辆每经过一个龙门架,系统就会相应计费,即分段收费,但我们要求沿线不能发出“嘀”的声音。对于广大车主而言,希望系统形成一个全程的完整扣费账单后,再通过短信或App推送给自己。
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系统切换前期不稳定,有些系统将本应合并一次推送的账单分路段推送了。针对这个问题,交通运输部已要求各地严格按照技术方案要求,完善信息推送系统设置,让公众准确及时获知相关信息。
对于出口费用显示的问题。目前,人工收费车道的出口是显示全程费用的。对于ETC车道出口不显示全程费用的问题,新的联网收费系统是一个离线系统,在ETC车道出口计算全程通行费用,需要从沿途的每个ETC门架系统中调用该车的通行计费记录,计算时间大于车辆通过ETC车道的时间。因此,按照“通行优先”的原则,新的联网收费系统则通过短信和App查询的方式推送全程通行费用。但切换的初期,两种方式落实的都不太好。
对此,交通运输部已经印发通知,部署各地严格按照技术方案,及时落实短信推送账单和App查询工作,保障公众及时获知通行费额。同时,交通运输部也根据广大车主对出口显示费用的要求,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了费用显示的技术方案。下一步,将加快推动相关工作,争取尽快实施。
澎湃新闻记者:有网友质疑,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是各大银行在抢占ETC领域,挤出人们惯用的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对此交通运输部有何评价?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也是系统工程。确保改革工程顺利推进,达到预期的效果,也需要各地各有关方面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才可以。
过去没有推广ETC之前,我们是一手交钱,一手开车,推广发行ETC,是为了方便广大车主快速交费、顺畅通行而采取的一项便民措施。ETC发行初期由交通运输系统自己设点,自己办。随着量越来越大,可能大家也感觉到很不方便,交通系统办证办卡的网点少,服务质量和效率也不高,难以满足大家的需求。特别是这次改革,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ETC推广任务。
为了让更多人尽快享受ETC带来的便利,交通运输部加强与银行系统的合作,充分利用银行系统网点多、覆盖广的特点,委托银行代发ETC。事实证明,不到一年的时间,新增1.23亿ETC用户,为成功取消高速路省界收费站、实现快速通行奠定了特别好的基础。衷心感谢银行系统的同志们为ETC发行推广做出的贡献。
有人说,银行抢占ETC领域,目的是挤出人们惯用的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我们关注到这些报道,主要是来自自媒体的报道。我想说的是,这不是事实,这个现象是不存在的,而且这样的报道也是不客观的。
ETC主要用于识别车辆身份和行驶路径,绑定何种支付账户和支付方式,完全是由用户自主选择的。从目前的运行模式看,现有ETC的收费、付费与结算,用户既可以选择银行账户,也可以选择微信或支付宝等支付账户。ETC推广并不存在排挤某些支付方式的概念。希望广大公众能够客观地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这不是一个事实。
我的很多同事都是通过微信“ETC助手”小程序申领的ETC设备,绑定的也是微信支付账户。所以,请媒体进行客观报道,正本清源,让人民群众放心地安装和使用ETC,加快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