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的根本标准。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常是出门小轿车、进门办公室,与群众隔得远了,自然就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忘记了他们的面容,更谈不上“与民偕行”。领导干部要多“正衣冠”,看看自己步伐是否和群众一致,是慢还是快,虚心向群众请教“穿衣”要领,才能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才能与之“并肩走”,听取真言、了解真情。要以好的作风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牢牢把握正面教育为主、批评和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和领导带头的原则,确保党员教育实践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深入推进,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的党风上取得实际成效。
因此,党员干部应经常照镜子、时常正衣冠,做到勤修、真炼,弥补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清除行动作为上的弊病。既要对自我严格要求,又要接受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的严格约束,是党员干部加强修养有别于普通人自我修养的特点。党员干部要以毫不松懈的态度和毅力,扎扎实实地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魏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