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许多多平凡的电力员工一样,谭利勋上班后坐到工位前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全县3885台专公变台区采集成功率进行查看,统计、比对、分析、判断,对采集失败的再到现场进行补抄,这样枯燥而又繁琐的工作,小谭每天都在重复着。
踏实——用脚步丈量青春
现年33岁的谭利勋,2009年从河北工程大学本科毕业,就只身来到离家100多里外的邱县供电公司就职,在马落堡供电所最基层的营业员做起,一干就是6年。
从小出生在邯郸的他,刚到农村工作有些不适应,没有了都市的繁华和霓虹闪烁,有的只是无垠的旷野和低矮的村落。他也曾犹豫过、彷徨过,为这无色的青春感到迷惘,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大娘的出现让他对基层供电服务岗位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人在吗,俺家正浇着麦子呢,这怎么停电了啊?谁管这事啊?”正在供电所值班的谭利勋,被突然闯进来浑身粘满泥巴的老大娘吓了一跳,“大娘您先别急,我们马上去查停电原因,会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送电的!”小谭和他的同事一路匆匆,逐级排查,故障终于消除。大娘拉着小谭的手感谢的话说个不停!虽然这是一件普通的故障报修,但在小谭看来,自己很有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他觉得自己的工作被客户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为了保证正常可靠供电,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次数和事故隐患,小谭一有时间就和同事一起巡视线路和设备,辖区351座配变台区、143公里的供电线路和8041户低压用户,不知留下了他多少青春的脚印。
勤奋——用耐心创造奇迹
2015年10月,谭利勋凭借自己踏实的服务和优秀的业绩被调任营销部用电负荷控制及采集运维岗位。为尽快进入角色,他靠着自己吃住在单位的优势,加班加点查阅资料,整理数据,请教经验。用同事司海印的话说,“利勋是个很勤奋的年轻人,经常向一些老同志请教问题,有时候问的我都答不上来,哈哈……”夜深人静的时候最是思念远方的家,思念自己新婚不久的爱人,打开手机视频和爱人说说悄悄话,说一说今天遇到的种种,说着说着他就想起了工作中一个小难题有了解,赶忙打开电脑去写方案,就忘记了还和爱人聊着视频,因为这事,爱人没少和他抱怨。
小谭1米85的个头,看似是个壮汉,实则有如丝般的细腻和耐心,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心无旁骛、目标明确,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掌握了高、低压业扩报装、理论线损计算、装表接电和用电信息采集等各种业务。2016年、2018年先后两次参加市公司采集监控新业务、新知识轮岗培训,并和市公司计量班创新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发布了——《室内模块快速检测装置》新成果,一举荣获得市公司创新技术成果二等奖。该课题的研制成功,可以更好、更快、更准确检测更换拆回废旧采集模块、达到回收再利用目的,既节约采购成本、杜绝浪费,又大大减少分拣模块耗费的时间和人力。
执著——用责任担当使命
采集员一天当中最忙碌的就是每日上午对采集失败专公变台区进行梳理,发现失败,立即现场核实台区状况,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属环保停电专变用户及时上报进行停运处理;失败公变台区下发供电所,落实到台区经理,属农排未用电台区及时上报停运处理,确保专公变采集成功率100%。采集工作相对繁琐,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遇见不同的问题,3885台专公变台区、107360户低压用户,在他的脑海里周而复始地旋转着,日统计通报、周汇总、月考核,从未停歇。周末,他也很想和朋友一起打打篮球,但都要尽量缩短时间;节假日,他也希望带着女儿去游乐场,但时间有限。
今天又是周末,下午5点,小谭就想着早一点核对完成前一日专公变电压、电流、功率采集失败明细表,尽快上报停运和进行现场补抄,可偏偏这个时候系统又出现问题,专公变采集失败台区突然猛增,这一补抄就补抄了3个多小时,等开车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将近晚上11点了。作为采集员工,这样的情况如同家常便饭,不管刮风下雨、高温酷暑,还是天寒地冻、白雪皑皑,他都义无反顾。5岁的女儿有时候就对妈妈说:“爸爸好象是一个梦,感觉悄悄的来到梦里,不知什么时候又飞走了……”2016年至2018年,谭利勋连续三年被国网邱县供电公司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2019年,他被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授予“冀电工匠”荣誉称号。
晚上9点,谭利勋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为了采集系统这100%的成功率,他一往无前、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