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而“为民”又是重中之重,既是决定工作效率的根本,也是提升执政能力的保障,更是关乎人心向背的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同时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而一些地方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情况则与之背道而驰,因此,秉持为民服务的理念,摆正自身的位置,改正工作作风,才能实现为民谋利的目标。
为民服务的理念是防止权力滥用的基本前提。权力是人民赋予并为人民服务的,而在实际工作中,群众磨破嘴,跑断腿的事情时有发生,证明“你妈是你妈”,三百多个章的审批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当政府的公权力侵犯了民众的私权利,就会让权力的性质变质,让权力的行使变味,让权力的效能变淡。然而,深层次剖析权力滥用的背后,政府部门没能摆正自身的位置,工作作风漂浮,为民服务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对为民服务的深刻理解不深刻,缺少为民服务的正确价值观,才是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因此,政府部门要及时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良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基,是党群干群关系稳定的支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保障,然而,我们党的成长历史也是一部整风史,我们党向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时至今日,习总书记依旧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说到底,工作作风就是一个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外化形式,而作风建设事实上是通过外部整顿来强化正确的思想观念,只有从根本上把准为民服务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治疗作风顽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基本要求,而我们的“初心”就是为民众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因此,摆正自身位置,改进工作作风,树立为民服务理念不仅是行政效率提升的现实要求,也是永葆党的生命力的长远之计。(魏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