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1月10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相关情况。这是我国首部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的专门惩处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指导意见》对适用暴力袭警的情形、从重处罚的情节等内容予以了明确规定。
还有一些要点,如:
撕咬、踢打、抱摔、打砸警用装备……
都是暴力袭警!
对民警人身直接实施撕咬、踢打、抱摔等直接攻击以及对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车辆、警械等警用装备进行打砸等破坏,间接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行为均属于暴力袭警行为,应当适用刑法关于袭警从重处罚的规定。
七种情形
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使用凶器、危险品、驾驶机动车袭警的;
造成民警轻微伤、警用装备严重毁损的;
造成他人伤亡、公私财产损失、犯罪嫌疑人脱逃、毁灭证据等严重后果的;
造成多人围观、交通堵塞等恶劣社会影响的;
纠集多人袭警或袭击民警二人以上的;
曾因袭警受过处罚,再次袭警的;
实施其他严重袭警行为的。
实施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冲撞、拖拽、抢枪……
适用重罪!
《指导意见》规定,对于驾车冲撞、拖拽民警以及抢夺、抢劫民警枪支,危害公共安全或民警人身安全的,依法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抢劫枪支罪、抢夺枪支罪、故意杀人罪等重罪。
耍酒疯式袭警、教唆他人袭警……
要负刑责!
《指导意见》规定,醉酒的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唆、煽动他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或者为他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提供工具、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情节轻微或辱骂民警
仍可从重处罚!
对袭警情节轻微或者辱骂民警,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依法从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非执行职务期间
袭警同样从重!
因其职务行为对其实施暴力袭击、拦截、恐吓等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九十三条等规定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寻衅滋事罪等定罪,并根据袭警的具体情节酌情从重处罚。
公、检、法机关办案标准
从严把握从宽幅度!
《指导意见》要求,公检法机关加强协作配合,依法开展对此类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确保案件得到及时处理,准确定性,犯罪分子得到依法严惩。在办理此类案件时,不能将袭警行为等同于一般故意伤害行为,不能仅以造成民警身体伤害作为构成犯罪的标准,而要综合考虑行为手段、方式以及对职务的影响程度。对于袭警犯罪,从严把握从宽幅度。
人民警察执行职务
要严格依法依规
《指导意见》规定,人民警察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正确履职,特别是要规范现场执法,以法为据、以理服人,妥善化解矛盾,谨慎使用强制措施和武器警械。
短评
《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施行,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具体举措,对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人民警察是国家重要的执法司法力量,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是和平时期人民合法权益的“捍卫者”。袭警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公然蔑视和粗暴践踏,严重影响国家法律的执行,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将举全社会之力,消除滋生袭警违法犯罪的土壤,在全社会营造“敬畏法律、尊重执法者”的良好氛围。
同时,公安机关也将进一步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民警执法行为,着力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