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村镇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源头抓起 严格管控
重点治理 全面达标
周村镇牢固树立“碧水蓝天胜似金山银山”的思想,正确处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紧抓环保工作不放松,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环保工作。
抓组织、强保障,做到有人抓、经常抓
该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真正将环保工作摆上位、提上日程,成立了镇长任组长,主管副职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监管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齐抓共管局面。坚持每周碰头、每月研判,及时研究应对环保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时绷紧环保这根弦,刻刻关注环保不松劲。将辖区45个村的支部书记纳入环保组织体系内,签订环保责任状,明确他们在群众宣传、日常监督、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责任。
抓机制、严要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把环保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的重要保障。一是全面化的宣传教育机制。为使环保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全社会支持环保工作的深厚氛围,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如秸秆禁烧工作中, 在交通干线醒目位置悬挂条幅30多条,印发明白纸1万余张,每个村刷写墙体标语不少于3条,大队广播喇叭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段宣传禁烧政策,形成强大的秸秆禁烧社会声势。二是细化量化的责任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环保工作量化分解落实到各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干部,每个人都要对分管区域内的环保工作负全责。三是经常化的巡查督查机制。采用定时、定不时巡查相结合和重点抽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环保工作状况的监督,及时掌握苗头性、隐形性问题,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防止大问题的发生。遇有重污染天气,及时检查企业应急响应减排是否到位,督促企业停限产,措施落实到位。
抓队伍、狠落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在加强乡镇领导组织的基层上,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使环保工作有“耳目”,信息及时畅通;有“手脚”,落实迅速有力。在乡镇,抽调4名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机关干部充实镇环保所力量,专门负责环保工作日常事务。在村级确定了环保网格员。在散煤管控工作中,全镇设立管控卡口45个,每村每天3名网格员定时上站巡逻。在企业设立环保工作员,专门负责本企业环保照管工作,实现了环保力量分布无盲点、无漏洞。目前,全镇环保力量达到300人。
抓源头、强管控,做到破难点、重实效
一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该镇共清理垃圾1.8万立方米、整治坑塘90个打造特色坑塘10个、拆除残垣断壁109个或翻建房屋或新建小游园、创建美丽庭院1520户、精品庭院291户,全方位提升了城乡品质。拆除镇区违建1100余平米,清除杂物、砂石料480立方米,投资540余万元完成镇区立面改造3000余平米、牌匾整治400余米、辅路硬化2万平米、新按路灯52盏、修建花池1000余平米、休闲廊庭各一座,镇区环境得到较大改观;106国道小屯段500米美化工程全面完工。
二是扎实做好秸秆禁烧。该镇以冬春季节为重点时段,持续不断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禁烧工作采取镇村干部全体行动、所辖区域全面巡视、时间上全天不间断、每天日报总结的方法。镇里每天出动车辆分片进行巡查,一旦发现焚烧行为及时处置,并做好巡查记录。夜间村级巡逻队负责巡查,确保24小时不断岗。全年未发生大面积过火现象。
三是规范提升散煤整治。发动镇村干部多方式、多角度宣传,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制燃烧劣质煤炭,积极推广和使用洁净煤,并设置关卡,严查运煤车辆,从根本上杜绝劣质散煤的使用。共回收散煤899吨,9个未通气村实现清洁煤取暖全覆盖;镇区涉及266个商户的煤改气工程全部完成。
四是全面提升绿化效果。该镇加大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力度。形成了生态林、经济林、彩色苗木共同推进的格局,打造了冀李线、106国道、衡杨线沿路两侧和南绕城高速两侧“三纵一横”的林网格局。春秋季植树造林面积2490亩,完成任务数的103.3%。顺应城市绿化“增彩延绿”趋势,发展彩色豆梨2100亩,种植品种40余种。比利时客商、省林科院生态林业技术研究所到周村镇就彩色苗木项目合作事宜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