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海超:关于中小企业在环保约束日益强化的形势下生存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王寺镇组委员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史上最剧烈的环保风暴。环保督察力度之大、执法之严、速度之快,使得不少企业陷入巨大压力之中。
一、环保高压下,中小企业的现状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环保”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投入,而且未必有所成效。环保政策变化之大、执行力度之强都是前所未有的,导致不少企业难以按照新政策执行下去,这给企业带来不少经营上的负担,使其对环保投入开始失去信心。
其实,环保风暴的目标不在施压表象上,而在于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资源循环型深水区转型。这种转型是一个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的巨变。企业要将自己放在整个正在形成中的绿色产业链中思考,而整个产业要将自己放到国家经济形态的深刻转型中思考。所以,如何融入绿色产业链,如何在循环经济中找到自己的企业位置,就是企业管理者必须看清的行业大势和必须解答的重要命题。
二、环保压力下,中小企业能力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据数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9%以上,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税收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就业、创新和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过去30年,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数量巨大,已成为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
中小企业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成本大幅提升,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资金链面临压力等。中小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差,尤其在环保压力日渐加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在环保设备增加、相关人员培训等方面力不从心。
三、关于环保压力下,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在近一年多来,有部分企业受环保高压态势的影响,出现订单减少、交货期延长、经济利益受损的问题,建议各位企业家要克服抵触情绪,认清发展形势,制定合理措施。环保工作虽然对企业生产效益造成了影响,但是环保事业毕竟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可以得到充分地印证。因此,各家企业应该对环保工作提供思想认识,积极配合监察组工作,深度自查,稳抓产品质量。
(二)杜绝“硬熬”、“侥幸”心理。在环保督查期间部分企业确实都停工停产、限工限产,但有的企业家心存侥幸,以为环保检查过后,一切会照旧。而现实告诉我们,环保督查将常态化,只有环保工作走在政策前面,企业才能在新时代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求得发展。
(三)增强对环保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环保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中小企业首先应树立环保意识,增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对企业来说,应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环保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之一。加强环保在企业内的宣传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将环保观念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心中,督促员工自觉进行环境保护。
(四)推进环保管理人才建设,打造企业环保文化。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促进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小企业应加强环保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环保政策的开展及环保措施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社会群体对中小企业环保工作开展情况的关注度逐渐增强。在此环境下,企业要加强对环保团队的建设,积极引进专业的环保人员,依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术来不断提升环保的质量。另外,相比于中小企业,大企业的资金雄厚,环保意识相对加强,相关技术和管理也较为先进,所以中小企业应努力学习大企业先进的环保管理经验,重视对良好管理模式的引进,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遵纪守法,抓住机遇谋发展。当前的环保高压态势应该是企业转型的良好契机,企业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一步提升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只有把环保责任扛在肩上,主动了解环保监督的审查内容和检查方面,积极配合;要加大环保投入,谋求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环保督查工作没有完成时,绿色蓝天之路永远在路上。当我国的中小加工企业都能肩负起属于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共同维护行业标准。那么我们的企业才能良好健康的发展,才能为中国智造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来源:南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