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闻"辐射"而色变? 这些"科学"流言你"中招"了吗

0
分享至

5G辐射大?近视能治愈?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孕妇不能接种流感疫苗?这些以“科学”名义出现在朋友圈的文章,令人真假难辨,成为被频频转发、流传甚广的“科学”流言。

不久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19年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从中可以发现,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信、出行、健康等领域成为“科学”流言多发地。

“辐射”没那么可怕

闻“辐射”而色变——一段时间以来,围绕“辐射”的“科学”流言为数不少。有人称,5G基站密度极其高,可能会对水分子和氧分子的一些震荡频率产生共振,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还有流传甚广的文章认为,国产高铁辐射严重,坐高铁等同于照X光。

事实上,辐射并不可怕,它只不过是一种能量传递方式。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自然界电闪雷鸣、太阳黑子活动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在日常生活中,电脑、电视机和吹风机等都是电磁波的发射源,电场辐射已经是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只要辐射在安全标准内,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需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在实际执行时,运营商考虑到不同制式无线通信信号的叠加,工程施工会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内。实际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都会比安全限值要低很多。

与此同时,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使用的电力一般为2.5万伏特、50赫兹交流电,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极低频电磁辐射”,完全不同于医院里X光的电离辐射。因此,“坐高铁=照X光”的说法属于误导。中国高铁的电磁辐射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根本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医疗健康成为“重灾区”

健康与医疗领域,可谓“科学”流言的“重灾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于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视,但也为流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渠道。如果盲信盲从,非但无益于健康,甚至有可能危害身体、延误治疗。

例如,有流言称孕妇接种流感疫苗,会感染流感病毒,加重妊娠反应,还会影响胎儿健康,甚至是导致胎儿的畸形。但实际上,孕期女性因抵抗力弱,更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而且在孕期的任一阶段都可以接种。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严禁接种非灭活疫苗,此类疫苗有潜在感染胎儿的风险。

还有流言声称,长期服用降压西药容易致死,会让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药物的“毒性”则会摧残心、脑、肾,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但专家指出,只有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才会导致身体靶器官的损伤或衰竭,而服用降压药,其目的正是为了避免造成损害。即便出现副作用,也可以通过药物调整,得到基本解决,不会产生药物依赖。

针对当今社会常见的抑郁症,有流言认为其发病原因只是“想不开”“意志不够坚强”等,甚至指责和质疑抑郁症患者。事实上,作为一种精神疾病,抑郁症患者会遭遇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无法通过意志力控制痛苦。在及时回击流言的同时,全社会也应正确看待和治疗抑郁症、关心抑郁症患者群体。

 警惕流言背后的利益链条

值得警惕的是,不少“科学”流言的产生和传播,背后还有利益作祟。危言耸听的背后,是在为产品和销售开道。

比如,“饥饿能够‘饿死’肿瘤,可以延缓衰老”。这条流言认为,人体细胞在饥饿的时候,能把自己体内无用或有害的物质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因此吃素或少吃饭可以激活“细胞自噬”,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作用。

在这一流言的“激励”下,一些宣扬“断食养生”“喝风辟谷”的机构应运而生、大行其道。但事实上,“细胞饥饿”并不等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饥饿,断食、辟谷也不等于医学研究中的自噬。通过少吃、吃素降低得癌的几率并不可取。

电子烟无毒无害,是戒烟利器——在电子烟销售广告中,这样的台词曾频繁出现。在“健康无害”“没有二手烟”等标签的加持下,电子烟在近年来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推崇。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虽然电子烟不含焦油,相对传统卷烟危害小一些,但电子烟中含有对健康有害的尼古丁。有些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过传统卷烟,所以用电子烟来戒烟根本是一个伪命题,甚至可能成为年轻人“沦陷”为烟民的开端。所幸,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发出通知,严令电商平台关闭电子烟店铺、撤回电子烟广告。

“近视能治愈”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多年来,治愈近视的流言总是换汤不换药,其背后无非是近视矫正机构和产品的夸大宣传而已。事实上,无论是针灸还是各种高科技的“神器”,都无法“治愈”近视。目前,近视只能通过局部药物、光学眼镜、角膜塑形镜、手术治疗等方式得到“矫正”,控制近视进展,但不能逆转已经发生的近视眼结构改变。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买保险可以“陪睡一晚”?网传女保险业务员用身体推销业务

买保险可以“陪睡一晚”?网传女保险业务员用身体推销业务

陆火
2023-11-30 19:09:40
德国驻华大使馆发漫画,人物清朝打扮,网友:这么怀念大清吗?

德国驻华大使馆发漫画,人物清朝打扮,网友:这么怀念大清吗?

不掉线电波
2023-11-30 21:01:21
42岁阿隆索太猛!率领药厂14连胜,三线都要冲冠:19战不败轰64球

42岁阿隆索太猛!率领药厂14连胜,三线都要冲冠:19战不败轰64球

我爱英超
2023-12-01 06:25:00
直面整容质疑!吴艳妮:我只割了双眼皮,下巴是天生的

直面整容质疑!吴艳妮:我只割了双眼皮,下巴是天生的

直播吧
2023-11-30 11:30:53
金正恩收到了朝鲜卫星拍摄的白宫照片

金正恩收到了朝鲜卫星拍摄的白宫照片

中国新闻周刊
2023-11-30 21:06:17
跟队:皇马内部已讨论让贝林厄姆接受手术,彻底解决肩部伤势

跟队:皇马内部已讨论让贝林厄姆接受手术,彻底解决肩部伤势

懂球帝
2023-12-01 01:00:44
2016年丈夫“生殖器”受伤后,妻子怀孕生娃,丈夫嫌戴绿帽杀死娃

2016年丈夫“生殖器”受伤后,妻子怀孕生娃,丈夫嫌戴绿帽杀死娃

汉史趣闻
2023-12-01 08:48:20
泰国日报:武里南联10号遭到严重攻击,差点没法生还

泰国日报:武里南联10号遭到严重攻击,差点没法生还

直播吧
2023-11-30 12:32:14
因暴雨被问责的郑州原市长侯红,再被重用:重回“正厅级”

因暴雨被问责的郑州原市长侯红,再被重用:重回“正厅级”

赤子网
2023-11-30 14:43:44
女航天员王亚平在香港曝光,一身粉色搭配,显得年轻气质不一般

女航天员王亚平在香港曝光,一身粉色搭配,显得年轻气质不一般

追忆十六年
2023-12-01 07:16:02
安徽一患者家属查出三甲医院超收10万医疗费 调查显示超收21万

安徽一患者家属查出三甲医院超收10万医疗费 调查显示超收21万

经济观察报
2023-11-30 12:23:11
坑了朱丹1600万的人已经被揪出来了!大家还发现周一围也藏得很深

坑了朱丹1600万的人已经被揪出来了!大家还发现周一围也藏得很深

xiao小灯笼
2023-12-01 08:00:22
中介怂恿我低价卖房,我不听!果然标准普尔报告说中国房产要复苏

中介怂恿我低价卖房,我不听!果然标准普尔报告说中国房产要复苏

正经说个事儿
2023-11-30 19:39:48
对话被清北人大学子“争抢”的鹅腿阿姨:走红后压力大,暂停出摊两天,明晚继续营业

对话被清北人大学子“争抢”的鹅腿阿姨:走红后压力大,暂停出摊两天,明晚继续营业

极目新闻
2023-11-30 21:06:06
上海一独生女继承巨额遗产后“被离婚”?男方提出这个要求……

上海一独生女继承巨额遗产后“被离婚”?男方提出这个要求……

极目新闻
2023-12-01 00:07:27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去世,拜登:他的智慧和深刻的战略眼光显而易见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去世,拜登:他的智慧和深刻的战略眼光显而易见

界面新闻
2023-12-01 09:28:02
她已入美国国籍,每年从中国捞金16亿,转身去给美国捐款6亿

她已入美国国籍,每年从中国捞金16亿,转身去给美国捐款6亿

星辰故事屋
2023-11-29 20:51:46
爆冷!骑士遭16分大逆转:半节被轰21-8崩盘 米切尔空砍23+7+6

爆冷!骑士遭16分大逆转:半节被轰21-8崩盘 米切尔空砍23+7+6

醉卧浮生
2023-12-01 10:16:35
国防部证实福建舰开展系泊试验,专家:该试验是海试前非常重要的步骤

国防部证实福建舰开展系泊试验,专家:该试验是海试前非常重要的步骤

环球网资讯
2023-12-01 06:48:16
孙怡是不是忘记把扣子扣起来了?

孙怡是不是忘记把扣子扣起来了?

娱乐贴士站
2023-12-01 05:47:00
2023-12-01 11:20:49

头条要闻

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签发启用 50人领取"五星卡"

头条要闻

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签发启用 50人领取"五星卡"

财经要闻

6亿美元债"过关",万达王健林暂喘口气

体育要闻

在韩国失业16年后,他成了NBA主帅

娱乐要闻

宣云婚礼穿搭揭秘 全身珠宝超百万

科技要闻

特斯拉Cybertruck部分性能堪比跑车 缺点就是贵!

汽车要闻

续航超900km/12月15上市 星途星纪元ES配置曝光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艺术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初二数学期中考试压轴小题,看看你有好思路吗

本地新闻

100个目的地 | 天津人为嘛这么乐呵?

艺术要闻

繁花——金宇澄绘画展登陆上海 200余幅原作演绎梦幻宇宙

房产要闻

35.4亿!北京建工底价摘得昌平沙河0001等地块

公开课

上海一家三口染艾滋!医生:3个症状早发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