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
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元旦过后第一天就是腊八节,
热乎乎的腊八粥熬了吗?
翠玉般的腊八蒜泡了吗?
腊八节一到,离春节就更近了,浓浓的年味蔓延开来。腊八粥的甜糯,是每个人心中的年味,是无法忘记的家的味道……
腊八粥的“标准配方”
在林林总总的古代笔记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腊八粥“标准配方”,应该出自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的一段记录:“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这段话之所以有名,是特别讲究,特别有嚼头:首先,粥的材料一共十六种,分成生料八种和熟料八种,确实押了“八”这个数字;其次,“琐琐葡萄”很多人现在听着稀奇,其实就是葡萄干的意思,而“扁豆”则是芸豆;第三,按照富察敦崇的说法,我们现在喝的商家贩卖的腊八粥里经常会放入莲子、芸豆、薏米和桂圆,似乎都不够正宗,但其实这也不必过分计较。在《燕京岁时记》之后的《旧京风俗志》和《北京指南》两本书里,就记有腊八粥更多的入料,除了莲子、芸豆、薏米和桂圆外,青红丝、黑白糖、白高粱米、绿豆、青豆、黑小豆、蜜饯果脯丝、山楂糕,都可“合于一釜而煮之”。
迎腊八,“福粥”送给最美运河人
一中前街社区联合辖区爱心企业开展“迎腊八,享‘福粥‘”公益活动。为辛苦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公交志愿者送上一碗碗爱心腊八粥,带去了节日的问候。
腊八节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这天泡制蒜。做法简单,把剥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到密封罐子里,泡上醋即可。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