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是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创造多大的政绩。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为什么总有个别地方和部门不重实绩?归根到底是政绩观出了偏差。一些干部要“面子”不要“里子”、看“包装”不看“实货”,所谓政绩我认为是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实绩,是领导能力的整体展示,是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反映,是组织和群众评价、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我认为为人民办实事、好事,才是政绩。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为人民办了实事、好事,在工作中创出了政绩,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和拥护。现在某些干部,创政绩不是为群众办实事,而是做给上级领导看,于是怎么“显眼”怎么做,怎么有利于突出个人怎么做,我认为应坚决杜绝。要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能只挂在嘴上,搞“虚功”,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开展工作,创造政绩,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政绩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在如何创政绩的过程中,本人认为要牢固树立实干观念,既要肯干,又要会干,要力戒漂浮虚假之气,大兴勤政务实之风。创政绩,首先要肯干。凡是人民需要,组织交给的工作,都要积极去干,并努力干好。其次是要会干。实干不等于蛮干,实践证明,许多人并非在主观上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是,他们仍然把工作做坏了。因此,不仅要有创政绩的强烈愿望,还要有创政绩的真实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本职岗位业务学习,边学边干,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搞好优质服务,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政绩如何,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应当由广大群众评说和裁定。必须高度重视运用民意测验方法,真正把人民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评价干部政绩的根本尺度。直接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全面了解干部的工作实绩,以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郭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