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堪称与中东石油比肩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的稀土有多“硬核”?赣州在稀土战略资源的地位如何?其稀土产业链应用于哪些领域?12月28日下午,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采访团一行驱车来到赣县区,直击赣州稀土及相关产业链。
(参观赣州高新区展示馆)
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访了赣州高新区展示馆、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粤磁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赣州紫金中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亲眼目睹了赣州稀土产业的蓬勃发展。
(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赣州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称,是中国钨业的发祥地,拥有稀土大小矿床80余处,矿点1060余处,查明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92万吨,在国内外同类型矿种中位居第一。其中高品质的黑钨矿储量占世界第一,是全球钨主产区,富含高附加值的铽、镝、铒、钇等中重稀土元素。目前,赣州已形成矿山勘探、采选、分离、金属深加工及应用、产品检测、研发设计等较完整的稀土产业体系,是全国重要的稀土产品生产基地。
(科研人员正在实验)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被称作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可用于军工、航天航空、医学等众多领域。因其用途广、储量少、不可再生而显得尤为珍贵。”在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省钨与稀土研究院研发院副院长刘宜强如此介绍。
网易江西在现场获悉,该中心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字号”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由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省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省钨与稀土研究院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组成,主导制定和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30项。产品检测范围从钨、稀土等几十种有色金属原矿及前端产品,一直延伸至产业链的后端下游产品,检测服务范围覆盖国内所有钨、稀土生产地及美国、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关键检验项目能力和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连续5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总局以高分评为Ⅰ类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其权威性在国内首屈一指。
(粤磁科技部分产品展示)
采访团一行在江西粤磁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这是一家集永磁材料、永磁电机和磁材行业智能装备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列车、汽车工业、电机工程、医疗保健、五金机械、传感电声、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领域,现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紫荆中科智能科技生产一隅)
而赣州紫荆中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是由中国南方稀土集团、中科院、唐山拓又达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以智能电机生产及应用的现代化科技公司,总投资30亿元。该项目产品是典型的稀土后端产品,拉长延伸了稀土产业,弥补了我国稀金谷稀土产业材料应用的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其智能装备已应用在南极科考站、南海深海监测平台等国家重点项目。其稀土永磁伺服电机技术对标德国、日本等国际最前沿技术,与德国、日本站在技术研发的同一条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