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辛安庄民间音乐会走进中国音乐学院
12月2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冀中笙管乐-任丘辛安庄民间管乐会的26名农民演奏者,走进北京中国音乐学院梦想剧场,在那里举办任丘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演奏会和研讨会。这是辛安庄民间音乐会首次进京演出。
此次演出,共有26人登台,全部是土生土长的任丘农民,其中年龄超过70岁的演奏者有3人。此次演奏了《关公辞曹》《夕阳八板》《一芙蓉》等13首曲目,这些传统古曲给观众带来心灵的激荡。演奏会结束后的研讨会上,来自国内6位音乐专家教授对辛安庄音乐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进行了专业点评,并对辛安庄民间音乐会的传承发展等提出意见建议。
辛安庄音乐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音乐会,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即有文字记载,曾因一曲《关公辞曹》而得微服私访莫州庙的乾隆帝赏识,被御封为任丘鄚州庙会“开光第一曲”。
2008年6月,辛安庄民间音乐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是任丘市保留曲目最完整的传统民间音乐会之一,其主要乐器包括管子、笙、曲笛、云锣、大镲、小镲、大鼓、小鼓、铛子等,其演奏风格优雅舒缓,有些乐器是创会初期遗留下来的,不但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还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辛安庄音乐会搜集整理古乐谱35套,每个曲牌都包含着一个优美的历史传说或典故,教育感化、安抚滋润数代人,具有音乐性与文学性双重审美价值。辛安庄音乐会在任丘东部农村中有广泛影响,对研究传统古典民间音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燕赵文化长卷中一抹灵动的异彩,一枝绚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