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之声报道的“南阳市农田机井建成六年却不通电,耗资4000多万资金建成的惠农工程成摆设”,引发舆论关注。该市宛城区委宣传部对此回应称,此事基本属实,当地已经成立专项工作组逐项解决问题,并将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惠农机井六年“缺电”,成了失能井、烂尾井,源于相关各方的责任“短路”,这与惠农初衷也是背道而驰。本质上,责任“短路”之下,“不通电”的不只是惠农机井,更是村民跟当地公共部门情感联系的“电路”。当地官方的回应,无疑亮明了对此事的态度,也让村民们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希望。
本该是贴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惠民工程,却在建成6年后仍然是摆设,把好事还真办成了坏事,无论有什么理由,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都难辞其咎。这也给其他单位深深的警醒,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该如何避免和杜绝责任“停电”“短路”等问题,又该如何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难题谋实事,真正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被提到了203次,特别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
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根本性质和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态度与本色。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福祉。(符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