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的《河北日报》以《“污水靠蒸发”困局如何破解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邯郸探索》为题,深入报道了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创新举措。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今年2月,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2019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工作推进方案》提出,今年我省将新增完成4000个村庄、累计实现90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不同于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存在排放点位分散、排放随意、收集困难等治理难点。邯郸市峰峰矿区、邱县、鸡泽三县(区)创新治理举措,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长效管护,着力破解“污水靠蒸发”困局,为全省各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了借鉴。
峰峰矿区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
分类施策
根据村庄类型量身定制治理方案
“来,尝尝黄瓜怎么样,这都是沼渣施肥、沼液喷洒、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纯正绿色蔬菜,放心吃吧。”近日,在邱县高庄村村民马聚军的大棚内,一架架黄瓜顶花带刺,格外水灵。由于品质好,他的黄瓜卖到了每公斤2.6元,高出市场价不少仍供不应求。
马聚军高品质黄瓜的热销,得益于邱县“厕污一体化”污水治理模式。
邱县辖7个乡镇217个村,常住人口26万,其中农村人口21万。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邱县立足县情实际,在居住分散、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187个村采用了“厕污一体化”污水治理模式,粪污及污水经过处理和降解,残留固体发酵做成有机农家肥,出水液体达到国家地表二类水体标准后,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现在村里完成了改厕,每户配备污水收集桶,盥洗‘灰水’收集沉淀后,可以冲洗厕所、浇菜浇花,厕污‘黑水’通过三格式或双瓮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进行综合利用。”马聚军说。
除了“厕污一体化”的污水治理模式,邱县还将县城和重点镇周边的23个村,分别纳入邱县污水处理厂、梁二庄污水处理厂、邱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同时,在7个人口密集村建设了7个村级污水集中处理站就地处理,目前,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9%。
不只是邱县,在峰峰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也被纳入人居环境改善“一盘棋”。
“峰峰矿区既是典型的老工矿区,又是邯郸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地。矿区每年农村污水排放量高达407万吨,如果污水肆意排放,任其自然蒸发或渗入地表,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峰峰矿区分局局长张清强说。
不仅如此,峰峰矿区山地丘陵居多,全区乡村分散错落,还有大量伴矿而生的“工人村”,各个村的水质成分也存在一定差异。各种因素交织,让峰峰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上加难。
经过专家反复会商论证和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峰峰矿区把村庄分成了傍水周边村、一般村、城区周边村和重点镇周边村。根据各村的人口数量、地形地貌、人均用水量、污水排放方式等具体情况,结合村庄航拍图,量身定制出不同的治理方案,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治、一村一量、一村一价。
该区将城区周边村全部并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在人口密集的集镇,农村污水通过“边沟—主渠—管网”汇入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对傍水周边村,矿区利用截污、取缔、关停等手段卡住污水源头的同时,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发挥湿地涵养、植物净化功能,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山区远郊村,则充分发挥地形高低错落的优势,利用重力能代替电能,采用无动力生物处理模式。
目前,峰峰矿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达80%以上,水冲式公厕实现100%全覆盖。今年,该区还被评为河北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示范区。
邱县建成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