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振奋!阳原打造八大旅游景区,涉及县城,揣骨疃,化稍营,三马坊,浮图讲……)
近年来,阳原县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承办冬奥会两大机遇,以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龙头,统筹开发温泉、毛皮、民俗等县域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八大文化旅游景区。
一、依托泥河湾遗址文化,打造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区
阳原县泥河湾文化独领风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际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被誉为“天然地层博物馆”和“东方人类的故乡”。
遗址公园总投资38.19亿元,核心区面积4平方公里,是集科研考古、文物保护、文化推广、生态绿化、移民搬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目前,遗址公园主题雕塑、490米木栈道等工程已完成,正在实施观景台及投资6千万的绿化工程。
资料图片
二、依托毛皮文化,打造阳原国际裘皮城景区
阳原县是中国皮毛文化的发祥地。阳原国际裘皮城总占地1960亩,总投资66.7亿元,已于2013年10月份正式对外营业。
阳原皮毛文化博物馆,是国内目前唯一展示皮毛文化的专业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120万元。
按照规划,在完成国际裘皮精品商城和皮毛文化博物馆工程之后,还将进行皮毛大市场风情街改造工程。目前,一个集“吃、住、行、游、乐、娱”为一体的“皮草特色景区”已经初步形成。
三、依托泥河湾温泉,打造“北魏马坊古村,京西温泉小镇”景区
泥河湾温泉位于阳原县三马坊乡澡洗塘村。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阳原属京畿之地,朝廷在此处建官塘,建起楼阁、凉亭和专为皇帝、后妃沐浴的浴池,被誉为“温泉行宫”。
2009年,编制完成了《泥河湾温泉休闲度假苑项目概念性规划》,规划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温泉度假区、温泉游乐区、商务休闲区、文化度假区、乡村度假区、生态农业区,构建“一心带六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目前生态农业区、温泉度假区和温泉游乐区已有部分项目入驻。
四、依托开阳堡独特的原生态环境、淳朴的民风、古朴的建筑风格,打造以拍摄农村题材为主的影视作品基地景区
阳原县浮图讲乡开阳村,曾为赵武灵王长子章代郡安阳君之治所,整个城堡规划在一个形如“灵龟探水”的龟背上,堡内街道按“九宫八卦”的原则而建。是北方地区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其宝贵价值在于保留了千年古城整体风貌,为研究唐代、辽、金建筑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
由于开阳堡独特的原生态环境,先后被国家财政部、住建部和文物局确定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现正在编制规划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对堡内玉皇阁等7座古寺庙进行保护修缮。堡内民居、街道、城墙正在通过项目招商的方式进行修复,还原千年古堡风貌。
五、依托泥河湾玉石文化,打造泥河石文化城景区
泥河玉是我县的一种独特资源。该玉石是含二氧化硅微晶体的一系列玛瑙矿石,具有品种多、色彩纹理艳丽、硬度高、光泽度好、水头足等特点。既有造型石,又有图文石,不仅是一种优质玉雕材料,而且是一种上乘观赏石。
2014年2月,随着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泥河石文化城的建成运营,到阳原观赏购买泥河玉成为一种新的旅游热点,京、津、晋、蒙、冀等地的游客慕名前来。
六、依托深厚的民俗文化及优越的自然资源,打造揣骨疃民俗生态小镇景区
阳原县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特别是揣骨疃镇集中着众多的民俗文化形式,有背阁、木偶戏、掇树花、九曲黄河灯等独特的民间艺术,有圪渣饼、麻糖、凉粉等众多特色小吃,深受群众喜爱。
规划建设民俗文化体验园,占地面积500亩,计划投资1.2亿元。包括民俗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展示街、民俗小吃一条街、茶楼、戏楼、革痴书院、雕塑文化墙、绿廊巷道等特色景观。目前,已建成民俗文化广场,九曲黄河灯。民俗小吃一条街、茶楼、戏楼等景点正在规划当中。
七、依托宗教文化,打造大觉寺景区
阳原县域内有景星福地弘善寺、千年古刹鹫峰寺、鳌鱼息壤云盖寺等一批古代寺庙建筑,景色宜人,游客众多。大觉寺位于县城西北隅,占地160亩。
八、依托自然资源,打造青天背森林公园景区
青天背森林公园位于揣骨疃镇西南部山区,森林内有狍、狐、野猪、山鸡、褐马鸡等20余种珍稀动物,属恒山余脉襄山段,距宣大高速阳原出口24公里。公园景区占地面积2.85万亩,总投资3.16亿元,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
主要分为生态采摘、休闲度假、户外拓展、冰雪运动、山村农家乐等主题区域。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土地流转、主道路硬化及部分景区道路铺设等基础工作,现正在对外招商。
阳原旅游的发展最终受益的是每一个阳原人请转给更多的人看到让所有人看看我们的大美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