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五年来,河北累计利用近60亿立方米长江水

0
分享至

人民网石家庄12月9日电 (祝龙超)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建成通水,甘甜的长江水从丹江口水库,一路向北,穿过鄂北和中原大地,流入华北平原,干渴多年的冀中南地区,1200万人喝上了长江水。

正定:稻花香里说丰年

“十里稻花飘满香,粒粒如珠白似霜。”11月14日,一幅丰收图在河北正定周家庄村上演,村里今年尝试恢复种植的生态水稻喜获丰收。72岁的老支书王焕来捧着金黄的稻穗,满脸的喜悦,阔别了20年后,周家庄的水稻,又重新出现了。

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宁宁(右)和老支书王焕来查看成熟的水稻。贾贺摄

正定曲阳桥乡地处滹沱河畔,素有“半洼半岗、稻麦两熟”的奇观,被誉为“正定小江南”,曾是历史上的贡米产地,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那时候,我们村南边是滹沱河,北边是周汉河,周边都是芦苇荡。”说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村景,村会计王金华立刻眼睛放光,“村东北有个雁潭,为什么叫雁潭呢,因为那里落的都是大雁。芦苇荡下面都是小河虾、小鱼,大雁都在那儿。小时候一放学,孩子们晚上经常三五成群去稻地里抓青蛙、捡鸟蛋。”

“那时候周家庄南边三五里地就是滹沱河,河水丰沛。村子里二千多亩地都是黑黏土,不渗水。水皮浅,到处是泉眼,地就成了盐碱地,种水稻最合适。”老支书王焕来说。

但是,周家庄人引以为傲的稻米,从上世纪八十年末开始逐渐消失。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滹沱河上游来水逐渐减少,地下水水位逐年降低,周边泉水逐渐干涸,过度依赖地下水的水稻种植成本越来越高,1999年之后,周家庄的水稻彻底消失了。

近两年,石家庄滹沱河整治工程的陆续实施,让昔日干涸的滹沱河再次恢复了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的勃勃生机。当地采取生态修复、河道治理、自然补水、生态补水、控制地下水开采、关闭南水北调受水区范围内142眼自备井等一系列措施,使该区域地下水水位回升到34.51米,为种植水稻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今年春季,曲阳桥乡周家庄村试种100亩有机水稻,现在,如约迎来第一次收获。

“滹沱河里一有水,我们这儿的水位就上升了。”王金华说,“以前我们村吃水打井,50多米才见水,吃水机井都得80米,现在水皮浅多了。”

“石家庄人都知道,正定米好吃。”王焕来骄傲地说。“明年村里准备再扩大30亩。”王金华兴奋地说,“现在都琢磨着给大米注册商标呢。”

大河有水小河满

正定水稻消失20多年后再次重新出现,只是滹沱河周边生态环境好转的一个缩影。滹沱河是石家庄市的母亲河。她起自山西省繁峙县,自西向东蜿蜒于太行山峡谷间,冲进华北平原,东奔大海。在她身后,留下了广袤的冲积扇平原。但就是这条大河,自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发展,上游沿线用水量需求的巨增,水量日益减少,人们见到的大部分河段都成为干枯河道。曾经的大河,已经成为了老辈人口中的传说,甚至春天大风一起,这里成了石家庄周边风沙的来源地。

2007年11月,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打响,修路筑堤、疏浚河道、植树造景、建设湿地、恢复生态。然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滹沱河倒吸虹工程。朱鹏涛摄

在离正定周家庄不远的滹沱河南岸新村北附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一个开工项目——滹沱河倒吸虹工程。它也是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最早投运的大型河渠交叉建筑之一。在倒虹吸进口总干渠右堤上是滹沱河退水闸,通过这个退水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的滚滚江水就流进了滹沱河。“现在咱们在的这个断面是70个流量,流速大概是0.6米每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石家庄管理处副处长曹铭泽说道。“石家庄管理处滹沱河倒虹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早开工建设、最早投入运行的重要节点工程之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滹沱河生态补水后,滹沱河沿岸两侧10公里范围内地下水位平均高出周边区域,河湖生态功能逐步恢复。以水带绿、以绿养水,干涸多年的老河道,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滹沱美景,碧水、林荫、花海构成的水生态走廊,成为了石家庄市民的后花园。

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旅游区一角。朱鹏涛摄

“现在有了水,草也绿了,空气清新了,环境美了,平常到了节假日和周末,这边人相当多。”经常到滹沱河周边遛弯的石家庄人马金娜说,“去年,还有好多只白鹭来这里呢。”

据了解,中线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分配河北净水量30.4亿立方米,其中石家庄市7.3亿立方米。2016年开始,石家庄市西北水厂和栾城、正定、赞皇等部分县区用上长江水,到2017年,全市22座水厂全部用上江水。

“现在石家庄主城区,可以说70%的饮用水都是长江水。”曹铭泽说。

五年来,河北累计利用近60亿立方米长江水

华北平原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又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可观。在地表水匮乏的情况下,面对水资源严重不足问题,这里无奈选择了超采地下水。而长期超采地下水,又导致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面积达到数万平方公里。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成,华北平原迎来了解决缺水问题新的“生力军”——长江水。2018年开始,河北省系统谋划实施了河湖生态补水工作。水利部和省政府联合启动了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三条河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从去年9月到今年8月底试点期内,滹沱河、南拒马河、滏阳河3条试点河道补水总量14亿立方米,其中引江水8.7亿立方米,超额完成水利部确定的7.5~10亿立方米的目标。“华北明珠白洋淀”今年已累计补水3.3亿立方米,使其水位始终保持在6.5米以上。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多年平均分配河北省水量30.4亿立方米。各市分配水量为:邯郸3.52亿立方米、邢台3.33亿立方米、石家庄7.82亿立方米、保定5.51亿立方米、廊坊2.58亿立方米、沧州4.53亿立方米、衡水3.10亿立方米。截至今年10月31日,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涉及91个县(市、区)、26个工业园区、138个供水目标,受益人口达1982万人。

南水北调工程对河北的地下水资源恢复也起到了明显作用。河北省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显示,2019年10月底,全省地下水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8.8米,同比下降0.24米,下降幅度减少一半。深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5.57米,同比下降0.83米,下降幅度减少四分之三,其中,邯郸市、唐山市、石家庄市、邢台市、辛集市同比回升。

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至2019年12月初,河北省累计引调江水近60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和工业39.8亿立方米,生态18.5亿立方米。引江水的持续供应大幅提升了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城镇供水保证率,有效地遏制了地下水超采态势,显著地改善了河湖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河北提供了强大的水资源支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战场有变!乌军刺穿扎波罗热俄军重要防线,克里米亚岌岌可危了?

战场有变!乌军刺穿扎波罗热俄军重要防线,克里米亚岌岌可危了?

娱宙观
2023-03-23 10:44:01
撑不住了,美国银行暴雷,美高官想访华求助,但拒绝取消对华制裁

撑不住了,美国银行暴雷,美高官想访华求助,但拒绝取消对华制裁

田柳 Talk
2023-03-23 16:48:24
商务部明确表示,出售TikTok,必须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进行。

商务部明确表示,出售TikTok,必须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进行。

娱乐故事汇hui
2023-03-23 22:55:06
紧急提示!西安已出现多起,接到立刻挂断!

紧急提示!西安已出现多起,接到立刻挂断!

阳光报阳光网
2023-03-24 15:41:49
他是解放战争中唯一战死的上将兵团司令,谁击毙的,至今没人知道

他是解放战争中唯一战死的上将兵团司令,谁击毙的,至今没人知道

云端书馆
2023-03-24 09:23:41
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科研基地火灾面积扩大至4000平方米

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科研基地火灾面积扩大至4000平方米

界面新闻
2023-03-24 16:13:51
嫁给黑人的三位女星结局:一位破产,一位肛裂,一位甜蜜

嫁给黑人的三位女星结局:一位破产,一位肛裂,一位甜蜜

午夜怨曲
2023-03-23 17:52:59
多国官员受邀访华后,美方高层率先抵达上海,为布林肯出访铺路

多国官员受邀访华后,美方高层率先抵达上海,为布林肯出访铺路

山水谈要闻
2023-03-24 17:14:43
中国减持2000亿美债,美国金融窟窿越来越大,救不了

中国减持2000亿美债,美国金融窟窿越来越大,救不了

生财之路
2023-03-24 20:31:02
夸“周受资”帅,是tiktok的pr安排的???

夸“周受资”帅,是tiktok的pr安排的???

万能的大叔
2023-03-25 01:25:48
失去撒手锏如同没牙老虎任人宰割!郑钦文四战奶茶娃令人担忧

失去撒手锏如同没牙老虎任人宰割!郑钦文四战奶茶娃令人担忧

今日网球
2023-03-24 20:17:58
许家印,向天再借3000亿

许家印,向天再借3000亿

市界
2023-03-24 14:06:16
如果今年退休养老金正常调整,5000元的养老金,能涨多少钱?

如果今年退休养老金正常调整,5000元的养老金,能涨多少钱?

社保小达人
2023-03-18 11:59:42
土耳其总统候选人:若赢得总统选举将带领土耳其退出北约

土耳其总统候选人:若赢得总统选举将带领土耳其退出北约

关关睢鸠
2023-03-24 12:36:27
泽连斯基再次发声,希望到中国来,希望中国加入其“和平计划”!

泽连斯基再次发声,希望到中国来,希望中国加入其“和平计划”!

二虎涛哥
2023-03-24 14:56:46
马斯克妈妈:开启中国行,去普陀寺晒广州塔,人靓衣美不像老太太

马斯克妈妈:开启中国行,去普陀寺晒广州塔,人靓衣美不像老太太

大傻说娱
2023-03-23 20:19:59
退林还耕的弊端已经大范围显现了

退林还耕的弊端已经大范围显现了

特特农村生活
2023-03-24 23:25:41
广东这些“铁饭碗”,将全部取消...

广东这些“铁饭碗”,将全部取消...

粤西生活圈
2023-03-24 16:35:48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4个亚洲国家投了反对票,他们分别是谁?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4个亚洲国家投了反对票,他们分别是谁?

小站的小站
2023-03-24 18:31:41
内蒙前公安厅长敛财2000万,情妇讨要400万分手费,被当街枪杀

内蒙前公安厅长敛财2000万,情妇讨要400万分手费,被当街枪杀

温读
2023-03-23 23:45:10
2023-03-25 02:04:49

头条要闻

新加坡媒体:TikTok听证会火药味十足 拷问抢话不断

头条要闻

新加坡媒体:TikTok听证会火药味十足 拷问抢话不断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卡恩:聘请纳帅时双方都希望长期合作,但现在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

娱乐要闻

胡歌首谈当父亲感受 自曝看着女儿落泪

科技要闻

刚刚,苹果CEO库克微博发文:我在北京三里屯

汽车要闻

四驱+后锁 想兼顾通勤与越野不如看看二代大狗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教育
亲子
手机

LPL十大选手结果出炉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教育要闻

体制内也有鄙视链?

亲子要闻

网友晒出幼儿园弟弟一张奖状“干饭领头羊”,网友:干饭是孩子的真本事。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X3轻体验:老余兑现「折叠屏比直板机轻薄」承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