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岁末年初,机关单位各种年终总结、工作汇报、述职述廉等扎堆起草,一年下来经过努力作为、担当进取,有政绩、有经验、有做法、有教训,要写的干货可圈可点,可谓一言难尽。然个别机关单位或党员干部在这个时候,往往向网上找答案、搞拿来主义,随便改改时间、换换地点,导致“同一个世界,同一份报告”,成了明晃晃的纸上形式主义。
“材料政绩”事实上就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靠写材料来包装成绩更是错误政绩观的体现,暴露了某些政府部门严重泛滥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折煞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也造成了负面的社会风气。
遏制“材料政绩”,需要在政绩审核上下功夫,不要被华丽的材料蒙骗,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分析材料的真实性,倒溯源头查证真伪,从而剔除掉虚假政绩。同时,对于掺水分的“材料政绩”,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以及相关领导责任。
让真抓实干蔚然成风,既靠干部自觉,也离不开机制保障、导向引导。遏制“材料政绩”,要建立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对领导干部的政绩严格核实,挤干“材料政绩”中的水分,真正让勤政为民、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让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惩戒。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政绩是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夸夸其谈的言辞是经不住历史检验的。希望广大党员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在新征程激荡新气象。唯有让“务实”贯穿政策制定、执行全过程,才能形成上下良性互动,干实事、谋实绩的良好局面;唯有让“求真”成为评估考核的准绳,才能考出实效,真正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许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