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劳动观念、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开展集中教育等活动,是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重要方式。近日,廊坊市安次区司法局组织社矫人员参加社区公益劳动、集中教育,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改造,预防辖区服刑人员出现脱管、重新违法犯罪等情况发生,让他们早日被社会认可,早日回归社会。
公益劳动
11月28日,廊坊市安次区司法局组织在册管理有劳动能力的25名矫正对象到辖区蔡豆庄社区开展公益劳动。
当日,社区服刑人员在司法局工作人员带领下,经过几个小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将地面上的落叶、垃圾、杂草清理干净,即使一些卫生死角,也清扫得干干净净,使社区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观。
通过组织公益劳动,使社区矫正人员的服务意识、改造意识得到了提升,帮助他们树立自觉改造、自我改造的信心,顺利回归社会。
劳动结束后,社区矫正人员纷纷表示,因为以前的违法犯罪行为而让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现在能够在高墙外服刑,感谢党和国家的宽容,参加社区服务是一个回报社会的好途径,我们一定按照规定,服从司法局的日常监管,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集中教育
11月27日-28日,廊坊市安次区司法局组织辖区26名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分两期开展集中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中,司法局负责人对社区服刑人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不得参与邪教组织、迷信活动,不得参与打架斗殴、赌博活动,不得酗酒滋事,违法驾驶机动车辆,要严格执行请假制度,24小时联络畅通,要定时到司法局汇报思想、生活动态,有情况及时反映,要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为社会做贡献。活动结束后司法局负责人还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面对面谈心,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通过此次集中教育学习,为社区服刑人员牢记自身身份和接受矫正改造教育敲响了警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服刑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