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笔者认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要想站在新的起点上,就要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政策环境。那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海纳百川,多管齐下引人才。“栽下梧桐树,筑巢引凤来”。广纳天下英才,必须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改革不合时宜的人才体制机制,牢固树立爱才、惜才、用才,唯才是举,人才至上的理念,善于用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发展观点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就要继续大力实施“外引内育”人才工程,坚持走高端路线,请一流高人,总结“人才顾问团”经验,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柔性引进和县域合作机制。借助京津冀人才合作平台,借船出海,吸引人才、项目和专利,主动接受智力辐射。不分领域、行业,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来饶创业、服务,通过长期聘用、临时兼职、学术交流、课题委托、担任顾问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吸纳引进县域发展紧缺人才。依托优势产业、重大项目,积极推行“项目+人才”的引才方式,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引人才的互动机制,扩充人才总量,为县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是凝心聚力,刚柔并济管人才。“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的根本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这就需要清晰地界定了人才工作在党的事业和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党管人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将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形成“全国一盘棋”,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坚决按照“四选四不选”和“五个重用、五个不用、五个调整”要求选拔任用干部,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创新人才选拔任用的体制机制,废除一切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完善人才考核机制,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抓好人才的宣传和使用,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导,鼓励他们参与到全县事务中。建立直接联系人才机制,利用我县三级人才工作站等平台,发挥各类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解放思想,不拘一格用人才。“用人之长补人之短,则身旁多有人才;而若求短舍长,天下尽是庸才”。我们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人才“识”而不“用”,等于白“识”。发展以人为本,人才以用为本。“用”才能实现人才的价值,“用”才能发挥人才的效益。俗话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拘一格,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博采其长用人才,为人才找到最佳坐标位置,拓展其广阔发展空间。用制度作保障,对人才给予关爱和支持,搭建其干事创业舞台。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实现以价值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财富,根据业绩和贡献,给予相应的报酬和待遇,充分调动起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面对新世纪新时期,面对正在进行的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善待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开创一代爱才、惜才、用才之风。(魏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