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曾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进入新时代,政府在新的一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政府要信守承诺,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李克强总理之所以多次批评“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是因为这种现象是很恶劣的官僚主义作风,由他而生的四大危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第一是危害政府的公信力;建设诚信政府,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凡是上一届政府正确的施政纲领、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城市建设长远规划是利国利民的正确的,都应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不得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毁约违约,将之前的政令政策弃之不用,朝令夕改,必须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和连续性。
第二是危害干部政绩观;“新官不理旧账“会助长错误的政绩观。”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一些管员的同行做法,以此宣示自己的权威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魄力,并由此来施展个人的政治抱负,对前任政府的一些正确决策不屑一顾,推倒重来,严重损害当地发展多年的基础,走了重复发展的歪路。也反映了一些领导身上的任期得失病。
第三是危害法律公正性;“新官不理旧账“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很多新上任的官吏对其前任经手的案件不会主动重审,更不会主动翻案,生怕给自己招惹麻烦。尤其体现在处理一些冤假错案上,本应对该类案件执法必严,有错必纠。而”新官不理旧账“对以前的冤假错案就高高挂起,不予理睬,致使本该及时纠正的案件久拖不决,造成当事人很长时间都申诉申告无门,导致群众对司法公正产生不信任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第四是危害群众信任度;“新官不理旧账”影响群众的信任感失信于民。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好大喜功,不顾政府财力盲目上项目大搞工程,即使预算没有钱还要让开发商垫资金施工,工程结束开发商拿不到政府拨款拖欠农民工工资,形成“三角债”。到了下一届政府也无能为力,无力承担,就只能“新官不理旧账“,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总而言之,新官不理旧账是不负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政府的承诺不能随着官员更替而作废。但是破解“新官不理旧账”需要依靠法律、纪律、制度和监督机制。要建立终身追责制度,让领导在位时不能不敢胡乱决策,如果乱作为,哪怕是提拔升官、异地任职和退居二线或者退休还是被抓了,发现在任时曾违规违纪违法,也将受到法律的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内部监管力量,约束官员行政行为,在官员个人自由裁量权与公共利益间取得平衡;逐步解决“权为谁所赋”问题,适当增加外部监督权重,确保官员行为基本符合公共意愿,当为未来着力的方向。(索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