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蠡县法院 诉讼服务中心“变身记”)
诉讼服务中心就像法院的“客厅”,是老百姓切身感受法院工作理念、态度、效率、作风的第一个窗口。一个法院能否给百姓提供公平公正、便民利民、受尊重的司法服务,在诉讼服务大厅里就能找到答案。
一:立案庭原貌
“变化背后是改革的勇气,是实践中对群众的冷暖感知。”2019新年伊始院党组书记、院长周施南就将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院领导从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功能设置等各个方面无数次与具体工作人员交流意见并现场督导。干警克服改扩建过程中烟尘、噪音等困难,工作不间断,十月份升级后的诉讼服务大厅终于投入使用。
二:便民服务、以人为本
工作日8点半上班,诉讼服务中心干警8点就已陆续在岗,就是为了不让群众等待。环视整个大厅,在细节处,可见体贴。比如,在便民服务区,为当事人配置了书写桌椅、饮水设施、报刊、诉讼指南宣传专栏,还能提供文书自助、触摸屏查询、内外网查询等服务;常备药箱配有中暑药、创可贴等应急药品。
三:工作新貌
进门后感觉好了,但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表为征,里为症。整洁有序的背后,是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在诉讼服务大厅可选择网上+实体立案,就近+跨域立案;场地功能区分之后,场所更整洁明亮、舒适安静。想当事人所想,以 “订制式立案”的思维进行诉讼服务。对于诉讼能力较好的当事人,推广网上预约立案,延伸诉讼服务广度。对于老弱病残自主诉讼有困难的当事人,工作人员会提供详实周到人工服务,增强诉讼服务的深度。
四:诉前调解
改造后的诉讼服务大厅专设了调解室,先行诉前调解,从源头上减少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让许多当事人不用打官司就解决了问题。
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是新形势下司法为民、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力举措,诉讼服务的提档升级,最大限度服务群众、方便律师、保障审判,不仅仅体现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司法理念上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