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已经出现了问题,应该改成‘生命在于科学运动’。大众健身不缺激情和毅力,缺的是科学性,所以给大家开出适合个体的运动处方成为趋势。”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艳昨天说。
石家庄市体医融合社区医生运动处方培训昨天举行,二百名社区医生和健身运动指导员参加了培训。
“保持科学运动,可以使男性寿命增加10年,女性增加6年,心血管疾病下降33%,患癌症的几率下降24%。”王艳在课上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体现出了科学健身的重要,由于大众健身过于盲目,缺少科学指导,导致运动风险很高,出现了很多伤病,甚至发生猝死,国内火热的马拉松赛事就时有发生。所以,大众对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的需求,是很迫切的。
深夜进行运动对健康不利。(资料图片)
王艳举例说:“很多人认为,感冒后跑跑步、出出汗,对身体会有好处。但实际上人在感冒后通常浑身无力,此时进行大强度的跑步,健康风险会大增。曾有一位25岁的电台主播感冒后进行大强度跑步,不幸猝死。”
“此外,很多人喜欢在晚上11点以后跑步,但这样对身体并不好。白天人工作压力较大,交感神经比较兴奋,到了晚上,交感神经应该处于抑制状态,迷走神经应该兴奋起来。而夜跑会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都很兴奋,时间久了,对健康不利。”
运动处方是根据患者或健身者的年龄、性别、健康信息、医学检查、体力活动情况、身体体适能测试等结果,用处方的形式制订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有计划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目的。
石家庄市爱卫办的刘国平说:“我们倡导体育和医疗的结合,对离大众最近的社区医生进行运动处方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不断学习,我们力求对广大健身爱好者以及慢性病患者提供更科学、个性化更强的指导。”
(转自《燕赵晚报》,记者: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