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厉害了!北京前门要展示宣传阳原一个多月!快来看一看)
咱阳原蜚声中外的东方人类故乡泥河湾,首次在北京正阳门博物馆举办《我和远古有个约定》展览,11月20日隆重开幕,本次展出持续到2020年1月5日。咱们一起去展上看看吧!
展览前期工作人员特去河北省文研所调回很多珍贵文物,也将亮相正阳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泥河湾,在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发展办公室、北京正阳门管理处领导的大力支持关怀下,泥河湾博物馆首次进京举办本次展览。
开幕式上,泥河湾博物馆馆长侯文玉向到场嘉宾介绍了本次展览情况,他说:“泥河湾流动博物馆走进北京是泥河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泥河湾博物馆走出去的第一步,不仅要走出阳原、走出河北、走进北京,还要走出国门、拥抱世界。”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泥河湾考古专家卫奇先生讲话称:“我从1972年走进泥河湾进行研究已经有48个年头,我有亲身体会,泥河湾真好!实在是好!全世界,除了非洲有个奥杜威峡谷,那就是亚洲有个泥河湾,现在再找不出另外一个可以媲美的地方,无疑,泥河湾是东方古人类的演化圣地。”
阳原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涛致辞,他代表中共阳原县委、阳原县人民政府,感谢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发展办公室及北京市正阳门博物馆对这次展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习京津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增加了解, 增进友谊,为今后三地的大力合作开个好头。
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发展推进工作办公室主任关战修讲话,他指出,这次泥河湾进京展览,是京津冀博物馆协调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三地文化系统的一次大融合,大聚会,对京津冀文化事业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并祝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阳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曹胜广宣布展览开幕,到场嘉宾手握金瓶缓缓地把金灿灿的沙子撒在启动台上,《我和远古有个约定》正式开幕。
据了解,这次展览,共分为4个部分,有图片、石器、化石、雕塑、视频资料、观众互动等,展示了200万年前到5000年前,旧石器、新石器及细石器时代人类在泥湾地区的生活,演变和进化过程,同时还演示了泥河湾人沿着桑干河永定河,迁徙到周口店一带,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化。
最引人入胜的是泥河湾遗址群。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了380处遗址。其中有200万年马圈沟遗址,有猛犸象脚印化石,大象骨骼化石及大量石器。一百三十六万年前的小长梁遗址,小长梁的名字被镌刻在中华世纪坛第一块铜板上。十万年侯家窑遗址,发现石器一千七百多件。一万年虎头梁遗址群,发现了细石器。泥河湾遗址群,不仅分布密集、数量众多,而且从旧石器到新石器,再到细石器,时间上也有连续性,有力地支持了“东方人类起源”说。
这次展览,还同时展出了阳原的八大旅游精品。
本次到正阳门办展览,泥河湾有幸在北京中轴线上亮相,同时也是泥河湾博物馆建馆10年以来第一次外出办展览,所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地址:正阳门博物馆三楼
展出时间:2019年11月20日一一2020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