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市收到住建部、国家发改委授予的国家节水型城市奖牌。
逐步完善节水管理制度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石家庄市节约用水办法》《石家庄市城市节制用水规划》《石家庄市节约用水“十三五”规划》《石家庄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等,对节水用水、创建节水城市进行了规范。
出台的《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节水设施管理方案》,从项目改扩建、新建的初始设计开始就把节水理念融入其中,更好地发挥节水的作用。为做好节水器具改造工作,出台了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淘汰落后产品的相关政策,使主城区节水器具的覆盖率达到了100%。出台了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先进社区的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通过“三个载体”的建设,突出了一批在节水工作上有亮点、有效果的单位和小区,既树立了节水标杆,又让单位和居民切实感受到了节水带来的经济效益。
积极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据了解,为节约用水,石家庄市发源小区配备了一套专业的中水处理设备,能将小区居民的生活污水和雨水通过处理后转换为中水,再回用于小区绿化灌溉和居民厕所冲洗。与此同时,对于小区绿地灌溉由原有老式喷射状设施改为滴灌设施,与普通地面灌水方法相比,可节约用水30%-50%,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据介绍,该小区的中水处理系统每天可以处理中水200多吨,基本能满足小区草木浇灌、保洁冲洗的需求。使用中水系统之后,每天可节水136吨,每年节水49640吨。为加强节水管理,该小区特设立节水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节水管理人员,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日常巡查网络,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
在科技大学新校区,记者了解到,该校在校生、教职工约4万人,属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但通过一系列节水措施,该校区规划建设的中水站日处理生活污水2800吨左右,用于冲厕、绿化、消防等,起到了良好的节水效果。据介绍,全市注重在高校进行节水工作推广,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高校把节水工作作为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健全了节水管理网络,积极开展水平衡测试和节水技改工作,更新改造内部供水管网,推广应用节水型用水器具,采用浴室卡式智能管理装置;探索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回收的中水、收集的雨水用于校园的绿化、卫生冲洗和景观用水,节水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节水型企业覆盖率36.2%,单位覆盖率达到10.96%,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14%。
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节水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而是一种理念。市城管局组织水务集团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和科普、节能宣传周等集中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专题宣传,组织“中水利用技术推广应用”等专题讲座和参观交流活动,向市民和用水单位推介先进的节水技术和工艺。一系列节水宣传活动,使全民水患意识和节水意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