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清洁取暖三问 效果好不好 价格贵不贵 供应够不够

0
分享至

(原标题:效果好不好 价格贵不贵 供应够不够——清洁取暖三问)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天气越来越冷,取暖成了眼下最“热”的民生话题。今年,我国继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清洁取暖的效果咋样?改造后的价格群众能不能承受?气源、电源保障会不会出问题?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实地采访调研。

清洁取暖效果好不好?

屋外寒风萧瑟,但北京市通州区耿楼村的马学冬家里却暖意融融。原来刚进10月下旬,她和老伴就用上了家里的采暖炉,屋子里温度基本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

“我家是用天然气取暖的,我们年纪大了,一觉得冷了就早点烧上暖气!”老人笑着说,“这又干净又轻省,做饭、取暖都能用!”

近年来,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北方多地开始逐步推进清洁取暖改造。耿楼村的村民成为清洁取暖改造的受益者,2017年开始就用上了天然气取暖。

清洁取暖是指利用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核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2016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这样部署。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清洁化利用水平仍偏低,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1吨散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1吨电煤的10至15倍。全国20%左右煤炭用于无任何环保治理措施的农村取暖和不能稳定达标的中小型燃煤设施。在2018年前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至6倍。

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有效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计划要求,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对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替代条件的山区,积极推广洁净煤,并加强煤质监管,严厉打击销售使用劣质煤行为。

清洁取暖,正在逐步改变北方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截至2018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农村地区完成散煤治理1000万户左右。今年采暖季前,各地预计完成约700万户,总数将达1700万户左右。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位于太行山脚下。石家庄是全国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近年来,石家庄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改造,鹿泉区已经实现全域燃煤归零。

“原来烧煤,一到天冷的时候,得一趟趟地取煤、添火,多受罪啊!”家住鹿泉区东辛庄村的薛兰福老人指着家里的燃气取暖炉说,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生活,家里又暖和又干净。

他说,以前一封火,后半夜到凌晨,屋里温度就慢慢降下去了。现在用燃气采暖炉,设定好温度就不用管了,屋子里的温度基本是恒定的,家里更暖和了。

记者看到,燃气采暖炉旁边设置了警报器。“一旦有泄漏,就会报警,燃气就自动切断了。”薛兰福说,有专业人员上门进行定期检查。

他们一家四口居住的5间大瓦房,面积有100多平方米。厨房台面、厨具擦得锃光瓦亮,瓶瓶罐罐摆放得整整齐齐。

“以前家里可不这样,到处都是煤灰,怎么擦也擦不干净!”薛兰福说。

变干净的不只是家里的厨房,还有人们头顶的蓝天。

清洁取暖价格贵不贵?

价格问题始终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清洁取暖改造会不会加重群众冬季取暖负担?

在薛兰福家厨房的地面上,有一小块地方的颜色明显与周围不同。他告诉记者,那原来就是安装燃煤小锅炉的地方。改造后安装的燃气采暖炉就挂在旁边墙上。

据了解,燃气采暖炉是石家庄市统一招标,村里在中标企业中选择了一家知名度比较大的品牌给村民进行采购安装。

“采暖炉的钱总共3000多元,除去政府的各种补贴,自己负担了1060元钱。”薛兰福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对采暖期用气,当地按照每一立方米气补贴1.4元的标准,一年最多补贴1680元。补贴的费用会直接折合成气量,充值到每家每户的燃气卡中。

“除去补贴部分,一冬天自己大约需要负担的部分不到2000元。还能承担!”他说,原来一个冬天至少需要两吨多燃煤,算下来费用相差不多。

据了解,仅去年一个采暖期,鹿泉区“气代煤”就有73580户得到政府补贴,补贴资金达9872万元。“电代煤”用户一样有补贴,每度电补贴0.2元,最高2000元封顶。去年全区2377户“电代煤”用户得到补贴,补贴资金共计164万元。

记者在北京等地农村采访看到,采暖设施也是政府补贴一部分,居民自己负担一部分。清洁取暖不管是电价、还是气价均有补贴,以切实减轻群众的生活负担。

清洁取暖,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如何让这项工程真正暖身又暖心?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日前介绍,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做到全覆盖,全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大价格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补贴政策,确保农村居民用得起、用得好。

除财政补贴减轻群众负担外,能源价格保持平稳是基础。

有了资源量,才有了平衡供需关系的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建成储气能力接近200亿立方米,可动用的储气量比去年同期进一步增加,为保供应、稳价格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要严格执行价格政策。供暖季期间,各地不再调整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对居民用气“量价齐保”,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上浮;对学校、医院、公共交通等非居民中的民生用气“保量稳价”,在基准门站价格基础上上浮不超过20%;其他市场化气量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

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加强价格监测监管,密切关注市场形势,对违规涨价、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切实维护公平市场秩序。

能源保障够不够?

此前的供暖季,个别地方出现“气荒”等现象。冬季清洁取暖,对能源保障供给来说是一大考验。

在薛兰福和他的乡亲们家里,“煤改气”已经历了两个寒冬考验,目前尚未出现过“气荒”问题。

今年北方清洁取暖重点省份新增“煤改气”用户接近320万户,比去年有所增加,预计供暖季新增用气需求超过38亿立方米。

如何稳定保供给?专家提出,在推进清洁取暖过程中,注重科学把握工作节奏和力度,坚持以供定改,先立后破,有多少资源,办多少事情,不硬压指标,不搞“一刀切”。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说,坚持“以气定改”有序推进煤改气。督促各地根据签订合同落实气量,及早确定“煤改气”规模,所有“煤改气”用户必须先签订合同再实施改造。今年供暖季一半以上的新增资源供应量安排到北方清洁取暖重点地区。

同时,确保“煤改气”用气和群众取暖。督促各地与供气企业紧密对接,加强资源组织调度,严格执行合同,保障“煤改气”用气足额供应。

在供暖季用气高峰期,根据需要有序启动错峰生产等措施,确保民生用气需要。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说,在新的清洁取暖设施落实能源供应、安全稳定运行之前,决不允许拆除原有供暖设施,采取清洁煤兜底保障的“双保险”方式,守住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底线。

面对巨大的新增用气量,三大石油企业积极采取多方面举措,提升保供能力。

中石油一方面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一方面优化储气设施运行,储气库计划采气增加22.3亿立方米,增幅超过三成。同时,加强进口资源统筹,截至10月份累计进口境外天然气500多亿立方米。

中石化今年大幅增加天然气的生产供应,重点加大北方7省市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量,筹措资源88.1亿立方米,增幅达到15%。

中海油早规划、早筹备,力保今冬明春资源供应,在供应量上同比增加15亿立方米,在设施方面将继续在天津租赁浮式LNG储存再气化装置,可增加气化能力1400万立方米/日。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互联互通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全国一张网”加快形成。

能源专家指出,广受关注的“煤改气”只是清洁取暖的方式之一。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天然气使用量增长迅猛,进口依赖度不断提升。各地也在探索多种多样的散煤替代方式。

记者注意到,今年在各地共计约700万户散煤治理任务中,“煤改电”、生物质能、地热能、工业余热等方式替代比例已经超过50%。(记者:高敬、刘羊旸、安蓓、季小波、闫起磊、邰思聪)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西工信梁夫人长相身份都占优,为什么还会输给小三蓝总?

广西工信梁夫人长相身份都占优,为什么还会输给小三蓝总?

人物深度观察
2023-06-05 11:37:00
为什么现在的老百姓,心态如此的复杂?仇官、仇富甚至仇体制?

为什么现在的老百姓,心态如此的复杂?仇官、仇富甚至仇体制?

史说二字
2023-06-05 10:15:39
中国癌症高发!原因是什么?医生提醒:这“4种”蔬菜尽量少吃!

中国癌症高发!原因是什么?医生提醒:这“4种”蔬菜尽量少吃!

水大叔
2023-06-01 22:36:08
酷女孩AI篇

酷女孩AI篇

墨语录
2023-06-05 09:49:09
3年2次重创!西甲第3支降级队诞生,罗纳尔多巨亏2000万

3年2次重创!西甲第3支降级队诞生,罗纳尔多巨亏2000万

叶青足球世界
2023-06-05 09:38:21
锋线+内线都有了!广东引援迎来重大突破,终于不用交易黑白矮!

锋线+内线都有了!广东引援迎来重大突破,终于不用交易黑白矮!

绯雨儿
2023-06-05 09:37:34
西游记中沙僧原先卷帘大将是负责什么的,直到在网上看到了这张图

西游记中沙僧原先卷帘大将是负责什么的,直到在网上看到了这张图

笑到老泪纵横
2023-06-05 07:45:44
三峡大坝下的鱼群引热议,几十斤鲢鳙到处都是,百斤鳡鱼时隐时现

三峡大坝下的鱼群引热议,几十斤鲢鳙到处都是,百斤鳡鱼时隐时现

星球上的科学
2023-05-31 16:28:24
梅西离队巴黎1天掉粉百万!六台:欧洲已2队报价我决策皇马会争

梅西离队巴黎1天掉粉百万!六台:欧洲已2队报价我决策皇马会争

社会资讯视角
2023-06-05 15:03:27
中央确定辽宁5大城市:沈阳第1,大连第2,锦州入围

中央确定辽宁5大城市:沈阳第1,大连第2,锦州入围

没有感情的翻唱机
2023-06-05 12:16:01
男友在领证前买了房,我也买了房,他暴跳如雷:跟你的房子过吧!

男友在领证前买了房,我也买了房,他暴跳如雷:跟你的房子过吧!

爱意随风起呀
2023-06-03 22:57:11
38岁大姐再婚50岁大爷,大姐:除了那点需求,我就是他的免费保姆

38岁大姐再婚50岁大爷,大姐:除了那点需求,我就是他的免费保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3-06-05 12:09:17
海关数据显示:美国可能已超过中国,成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国”?

海关数据显示:美国可能已超过中国,成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国”?

倩倩财经
2023-06-04 21:04:06
吴亦凡监狱生活曝光:挺好,已当上“小班长”,两人照顾生活起居

吴亦凡监狱生活曝光:挺好,已当上“小班长”,两人照顾生活起居

阿芒娱乐说
2023-06-04 23:52:05
6种“心脏病”,不用过度治疗,否则就是白花钱,自己吓唬自己!

6种“心脏病”,不用过度治疗,否则就是白花钱,自己吓唬自己!

心血管王医生
2023-06-04 17:03:05
世界足坛出现过的中文译名最奇怪的三个球员

世界足坛出现过的中文译名最奇怪的三个球员

法律图书管理员
2023-06-05 07:50:23
俄轰炸乌情报大楼,480公斤弹头击穿楼顶,20名西方军官生死不明

俄轰炸乌情报大楼,480公斤弹头击穿楼顶,20名西方军官生死不明

映象观察
2023-06-05 13:55:59
三冠王有多难?细数欧洲足球历史上的三冠王!

三冠王有多难?细数欧洲足球历史上的三冠王!

号角军事汇
2023-06-04 22:51:02
阿德巴约:哈队是冠军&他打了20年 他坐镇板凳席对我们很重要

阿德巴约:哈队是冠军&他打了20年 他坐镇板凳席对我们很重要

直播吧
2023-06-05 15:14:02
大家发现没?比房子卖不动更糟糕的3件事,已悄悄在各大城市蔓延

大家发现没?比房子卖不动更糟糕的3件事,已悄悄在各大城市蔓延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3-06-04 15:11:35
2023-06-05 15:56:49

头条要闻

杭州"保姆纵火案"房子被指5折处理卖2300万 中介回应

头条要闻

杭州"保姆纵火案"房子被指5折处理卖2300万 中介回应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上帝挂靴!41岁伊布退役 结束24年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报!潘玮柏即将空降乐动赛道嘉年华

科技要闻

院士:ChatGPT虽然厉害 但不可能取代人类

汽车要闻

小鹏G6将6月9日预售 10分钟充电300km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JINGART2023 回归北京艺术生态的party 一切都要耐心对待

手机要闻

iPhone SE4才是经典, 真挖孔屏iPhone即将到来, A16芯片加持

家居要闻

蓝色点亮现代空间,简单又不失鲜活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公开课

我国癌症高发是洗洁精造成的?小心这5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