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幸福新家园|张北县后大营滩集中安置点如在画中)
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开展空心村治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破之题。近年来,张北县创新思维模式,通过"1+1+6”空心村治理模式,对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旅游资源丰富的空心村,通过拆旧建新、农宅置换、复垦等方式进行整治提升。
11月7日,记者在后大营滩村联村并建集中安置区看到,集供水、排水、用电、供暖、宽带、电视于一体的二层小洋楼已经建成。除此之外,新村还配备了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村史馆、民俗馆等建筑,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原来住的那个平板房,现在我们这会,你看党给我们盖的这个楼房多好了,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往进搬了,党给了我们多好的温暖,感谢党!”73岁的村民王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57岁村民村民韩玉琴也笑呵呵的和我们分享了她即将入住新房的喜悦:“我们分了一套平房,上下水也有,生活品质提高了,感谢党的好政策!”
台路沟乡后大营滩村党支部书记王强告诉记者,后大营滩空心村建设项目共建设房屋280套,其中后大营滩村219套,香杏沟村搬迁过来61套,现在已基本完工,自来水、电供暖都已入户,已经具备入住条件,老百姓都已近拿到钥匙。
据悉,后大营滩行政村位于台路沟乡所在地北8.5公里处,辖后营子1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51户558人。2017年初,该村被列为台路沟乡唯一的省级深度贫困村,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产业低端化极为严重,由于村民依靠自身力量脱贫难度较大,政府按照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从该村实际出发,实施了精准脱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联村并建工程,科学借助政府、政策、企业、科技四种力量,打造集新型城镇化、绿色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四位一体”的特色小镇。
与此同时,北京西城区对口帮扶1000万元,规划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亮化、公共卫生、旅游服务、安全饮水、村貌整治等6项基础设施项目也在同步建设当中,联村并建正在让后大营滩的人居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后,后大营滩村将继续通过北京市西城区对口帮扶扶贫产业,同时,借助草原天路、大营滩水库的资源优势,计划发展乡村民宿,带动村民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按照计划,我县2019年以易地新建和联村并建的模式治理了91个行政村,以旅游开发、集中养老和主村集聚等形式就地整治68个行政村,其余29个行政村2020年完成,确保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启动、两年完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