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集中整治小作坊行动领导小组副组长马增利在衡水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衡水食品小作坊集中整治行动说,为全面治理食品小作坊存在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放心感,自今年8月份以来,市局在全市范围启动了食品小作坊集中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市食品小作坊违法行为查处专项行动共查处违法行为2072件,其中责令整改1733件,立案338件,总罚没金额97.54万,关停“黑作坊”60家,对违法违规小作坊形成了强力震慑,有效规范了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使全市食品小作坊行业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当天,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就衡水食品小作坊集中整治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张洪静主持新闻发布会。
马增利介绍,衡水的食品小作坊过去主要存在无证经营、生产条件简陋、生产环境脏乱以及法律意识淡薄四方面问题。通过三个月整改,全市辖区食品小作坊获证率大幅提升,生产环境和条件也大幅改善,并在全市13个县市区共培育130家典型示范小作坊,通过示范引领带动食品小作坊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全面提升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针对食品小作坊点多面广、隐蔽性强的特点,衡水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思路、全员动员,机关各科室和综合执法局的全体工作人员加入整治行动队伍,分片包区、迅速行动、明查暗访、直击问题,对食品小作坊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摸排和集中查处。市局优化服务,指导帮扶小作坊整改提升,此次集中整治行动以“查处—整改—提升”为目标,着力改善小作坊行业现状,督促食品小作坊合法合规生产经营。通过一对一开展培训,指导小作坊进行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并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引导符合办证条件的小作坊依法申办登记证。同时优化办证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按照应办尽办原则,把符合条件的食品小作坊及时“转正”,全部纳入辖区监管范围。截止目前,共为199家符合条件的食品小作坊新办理了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全市无证小作坊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他说,为了彻底改变食品小作坊经营面貌,持续推进小作坊整改提升,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食品小作坊、餐饮违法行为查处建立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将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明确网格责任,定期通报进展,强化督导落实,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不断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同时,为提高公众对食品小作坊关注度,市市场监管局加大宣传力度,在各县市区街道、社区、乡村的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关于开展食品小作坊集中整治的通告》3000余张,在全市公开宣传报道食品小作坊集中整治情况6次,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投诉、举报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对公众开放咨询服务,整治行动以来,各县市区局组织开展各类咨询服务活动78次,现场解答群众食品安全政策问题,宣传食品小作坊整治行动的内容和意义,有效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马增利表示,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持续关注,全员共同努力,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推进集中整治行动,通过严惩违法、培树典型、宣传引导,促进全市食品小作坊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打赢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攻坚战,全面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