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出高额的彩礼钱,致使儿子迟迟结不了婚”,“有丁点事都要办个酒席,收些人情钱”……近日,人民日报记者深入部分农村地区,专题调研农村移风易俗的有关情况。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已经认识到,推进移风易俗,眼下看,每家都是受益者;长远看,子孙们更是受益者。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有利于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在比阔气、讲排场的请客送礼风气中,广大人民群众既是参与者,也是受害者。真正能够通过请客敛财的,只是极少数人。请客送礼对大多数人来说,既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是一个沉重的精神负担。请客送礼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因此,推进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已经刻不容缓。通过推进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必将有效地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有利于将有限的钱财和时间用于增强发展能力和改善生活上。
加大宣传力度,倡扬文明新风。把移风易俗作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培训中,把“移风易俗”纳入培训的重点内容,着眼破除婚丧陋俗、抵制封建迷信,鼓励仪式从简、从新,引导群众自觉摒弃“天价”彩礼、大摆筵席、铺张浪费等恶俗陋习,倡树文明节俭办礼仪新风尚。充分发挥妇女在移风易俗中的骨干作用,通过印制包含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反对邪教等内容的“移风易俗”宣传画,并在各村公开栏张贴、入户发放等,引导群众自觉破除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
把推动移风易俗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将移风俗工作作为主题教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有效利用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党员活动日”等平台载体,通过举办活动、召开会议,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机关干部坚决抵制歪风陋气,带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确立健康、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带动并影响身边的群众。同时,深入挖掘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实践中先进做法和典型人物,将移风易俗工作中涌现的典型人物纳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评选。通过移风易俗先进人物事迹在全区广泛流传,正面引导了移风易俗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