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村干部沉下身子干实事、扎扎实实谋发展、认真履行村干部职责,近年来,贵州岑巩县采取“三定、三比、三考”办法,解决村干部“跑龙套”当“看客”问题,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助攻。
“村子强不强,关键领头羊。”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灵魂和骨干,村干部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爱农村的村干部,尤其是懂现代农业、产品加工、公共服务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
要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这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修建干部“蓄水池”的关键之举,也是解决农村干部后备人才缺乏的治本之策。找准村干部后备人才贮备对象。特别是农村青年和返乡农民工。这些乡村精英,相对于普通村民,能力品质有保证,治村经验较丰富,村民熟悉并信任,容易获得支持和拥护,应该是村干部后备人才贮备的主要来源。
激励手段可以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把薪酬激励、荣誉激励、任用提拔激励等作为激发村干部活力的重要手段。要加大对先进村干部的表彰宣传力度,使荣誉因素成为优势动机,对其正向行为积极鼓励和引导。要敢于给优秀村干部特别是青年村干部以舞台和机会,让他们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价值,在实现价值中推进乡村振兴。
总之,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在党,关键在人,只有真正建设好村干部队伍,构建一套完善的村干部选拔培养长效机制,彻底破解村干部选拔培养难题,才能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