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单字10万”征集将截止:甲骨文为啥难辨认?

0
分享至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从1899年被发现之初开始,无数学者就为破译甲骨文殚精竭虑,但到目前为止,相对能够确定含义的单字只有1500个左右。

此前,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的一篇“悬赏公告”曾引发关注: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如今,征集评选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日期也即将截止,许多人感叹破译难度之大、奖金之高。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馆藏的甲骨文珍品四方风。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那么,甲骨文为啥会这么难以辨认?

甲骨文的发现之旅

所谓甲骨文,是指商代晚期商王室及其他商人贵族在龟甲、兽骨等占卜材料上记录与占卜有关事项的文字,也包括少数刻在甲骨上的记事文字。

一般认为,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偶然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开始搜求甲骨。

1903年,清末小说家刘鹗出版了第一部甲骨文著录《铁云藏龟》,并在该书自序中明确指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1910年,罗振玉则在《殷商贞卜文字考》自序中指出,小屯甲骨“实为殷室王朝之遗物”。

1928年秋,确定甲骨出土地点后,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等人先后主持下,一群考古人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据称,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继续开展甲骨发掘工作。此外,郑州二里岗、山东济南大辛庄等地的商代遗址也有商代有字甲骨出土。

为啥它们这么难辨认?

不过,甲骨文发现之初,学界对它们具体含义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解读成果。1904年,孙诒让著《契文举例》考释出甲骨文字185字。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商,长22.5厘米,宽19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国家博物馆供图

上世纪三十年代,唐兰成功考释出“屯”、“秋”等74个字。四十年代,于省吾考释出“气”、“岁”等几十个字词。此后对于甲骨文的释读已颇为不易。

经过学者们的努力,目前在已发现的5000个甲骨文单字中,经考释能够确认含义的甲骨文单字大约有1000多个。

甲骨文为啥难辨认?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蒋玉斌表示,主要是因为时间久远,文字的形态和使用情况发生不少变化,“我们对当时的语言文字状况和历史文化面貌了解还很不充分,现在发现的文字材料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另外,甲骨文中异体字很多,一个字可能会有好几种写法。例如‘孕’字就有好几种写法,腹中胎儿可以用写得比较小的‘人’表示,也可以用‘子’表示。另一方面,不同形体间只有很细微的差别,却可能是不同的字。”蒋玉斌举例道。

他说,这都会给释读带来困难,“目前对甲骨文已识字数目的统计,因为统计方法、考释意见不完全一致,所以会有不同。综合考虑,认为已识字在1200个左右、不到单字总数?的说法可能比较合适。”

破译单字奖励10万

2016年11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很快引发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中国文字博物馆网站截图

在这份公告中,馆方宣布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此外,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后,可认定为承担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据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介绍,经甲骨文释读专家委员会评审,入选首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共2项。

其中,蒋玉斌提交的论证报告《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被评为一等奖;首都师范大学王子杨提交的论证报告《释甲骨文中的“阱”字》,被评为二等奖。

甲骨文关键字破译意义何在?

2019年5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又发布了《征集评选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重申上述奖励措施。而本次征集成果截止的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武汉一高校教师采用甲骨文教学,图为学生临摹甲骨文的作业。王文 摄

24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目前征集工作即将截止,收到的稿件具体数量暂时还未统计,但应该不会太多,“毕竟甲骨文比较小众。”

对甲骨文的破译问题,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表示,一个甲骨文文字的考证,往往会牵涉到许多方面的问题,释读也是在前人基础上论证出来的,甲骨文考证需要一代代学者努力。

“虽然未识字很多,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名地名等,或者是出现次数很少的字。”蒋玉斌说,其中有一些是比较常用的、对理解文辞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字词,“这些关键字如果考释出来,对研究文字、语言和历史文化的作用就很大。”(记者上官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歌唱家李光羲妻子去世,李光羲离世才一年半,夫妻俩最后合影曝光

歌唱家李光羲妻子去世,李光羲离世才一年半,夫妻俩最后合影曝光

我娱乐有约
2023-09-24 13:48:11
「桥本有腿」名不虚传

「桥本有腿」名不虚传

娱乐圈酸柠檬
2023-09-24 11:03:42
王毅外长深夜接到重要电话,伊朗急需中俄支持,中方的口风有变化

王毅外长深夜接到重要电话,伊朗急需中俄支持,中方的口风有变化

真猫爷的渔场
2023-08-26 23:01:19
请珍惜你的44-55岁,看完确实要珍惜

请珍惜你的44-55岁,看完确实要珍惜

科技班长
2023-09-23 06:54:30
广东天气预报:突发!双台风来袭!广东中秋迎来雨水洗礼!注意防范

广东天气预报:突发!双台风来袭!广东中秋迎来雨水洗礼!注意防范

易贝汽车
2023-09-25 01:36:27
女子被连续强奸七天,买保健品犒劳强奸她的男人,匪夷所思

女子被连续强奸七天,买保健品犒劳强奸她的男人,匪夷所思

杨哥历史
2023-09-22 14:21:36
亚运会超级冷门:日本男团出局 华裔名将吐槽中国观众为对手加油

亚运会超级冷门:日本男团出局 华裔名将吐槽中国观众为对手加油

厝边人侃体育
2023-09-24 23:31:46
这个瓜,我是真正的震惊……

这个瓜,我是真正的震惊……

刘空青
2023-09-07 11:49:28
疯狂的8-0,纽卡斯尔踢出了两大历史纪录

疯狂的8-0,纽卡斯尔踢出了两大历史纪录

搜达足球
2023-09-25 05:45:32
紫辉创投合伙人郑刚凌晨再度发文“声讨”罗永浩

紫辉创投合伙人郑刚凌晨再度发文“声讨”罗永浩

红星新闻
2023-09-24 18:26:07
小叔子来我家住了,老公去上夜班,我和孩子洗漱完就回卧室了

小叔子来我家住了,老公去上夜班,我和孩子洗漱完就回卧室了

石库门文艺青年
2023-09-24 10:56:20
震撼消息传来!中国防长重申台湾问题立场:两是、两最大、三绝不

震撼消息传来!中国防长重申台湾问题立场:两是、两最大、三绝不

瀚霖学史
2023-09-24 23:21:40
央视直播!广东宏远VS北控,杜锋拒绝6连败,沃特斯上演CBA首秀

央视直播!广东宏远VS北控,杜锋拒绝6连败,沃特斯上演CBA首秀

体坛瞎白话
2023-09-24 09:52:05
老公让患溢乳症的小姑子住进我家,在我面前两人竟毫无顾忌

老公让患溢乳症的小姑子住进我家,在我面前两人竟毫无顾忌

谜想计划
2023-09-20 10:31:09
两性关系:老人言,句句经典,让人受益一生!

两性关系:老人言,句句经典,让人受益一生!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3-09-20 18:42:17
大师王林为一线女明星“开光”,全程不穿衣服用酒画符,现场炸裂

大师王林为一线女明星“开光”,全程不穿衣服用酒画符,现场炸裂

吴学华看天下
2023-09-06 13:45:37
某大学领导给大四女生发消息:亲爱的,我会关爱你一生

某大学领导给大四女生发消息:亲爱的,我会关爱你一生

沸点100
2023-09-24 10:09:17
奥运资格赛落幕,世界前4全部晋级,意大利1-3波兰爆冷出局

奥运资格赛落幕,世界前4全部晋级,意大利1-3波兰爆冷出局

体坛界风云
2023-09-25 05:13:50
脸都不要了?欧盟主席会见日本首相,疑似暗示俄罗斯投下广岛核弹

脸都不要了?欧盟主席会见日本首相,疑似暗示俄罗斯投下广岛核弹

小辉辉体育
2023-09-25 03:09:51
荷兰正式宣布!中国光刻机禁令结束,外媒报告:2024年恢复断供

荷兰正式宣布!中国光刻机禁令结束,外媒报告:2024年恢复断供

锐器
2023-09-24 08:10:03
2023-09-25 07:20:49

头条要闻

地理练习册将台湾与朝鲜并称为国家 书店收到退货通知

头条要闻

地理练习册将台湾与朝鲜并称为国家 书店收到退货通知

财经要闻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

体育要闻

打脸大将军!自媒体晒老詹随大梦训练视频:那之后他完全不同了!

娱乐要闻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 鞠躬感谢粉丝

科技要闻

李斌没听劝

汽车要闻

优化13项体验 腾势N7首次进行OTA升级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房产
亲子
公开课

Uzi直播诉苦:打职业2个月,钱没赚到,成绩也没有!还被一堆人黑

教育要闻

2023网易新闻“金翼奖”荣耀开启

房产要闻

重磅!三亚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亲子要闻

当宝宝用筷子够不到菜时,拿起爸爸的手帮自己够!

公开课

生产一架歼20只需8天?央视高调曝光生产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