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光辉岁月 七十载热血春秋
晴空下的五星红旗 斗志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与自豪
盛大阅兵的恢弘壮阔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与自豪
在这场国之盛典中
有这样一个人的参与!
燕京理工学院优秀学子
刘江姗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的一员光荣地参加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1、70、60+、121、208”这几个数字
来解码她的故事吧
1一个爱笑的女孩
推门而入,带着开朗的笑容走进来,穿着豆沙粉系的大衣,这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女孩,就是刘江姗。出生于1995年的她在生活中是个温柔且爱笑的女孩。在2013年,她和普通的学子一样来到了三河燕郊,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期待走进了燕京理工学院的校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她在课余时间最喜欢和舍友在燕理的璞玉园晒太阳,观察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经过一年大学生活的洗礼后,第二年她作为大学生兵应征入伍,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光荣的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
70 长安街接受祖国的检阅
2019年,华夏儿女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刘江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一员光荣的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国庆阅兵已经结束,回想当时的场景,刘江姗仍沉浸在兴奋和激动之中,她谈到:“主席检阅车经过时山呼海啸的答词呼号,分列式经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景象……太多回忆了!我们经过了刻苦的训练,通过了层层选拔,最后光荣地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享受了人生的高光时刻,有幸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实力。虽然在长安街上接受到无数鲜花和掌声,但我深知,这些掌声更是献给我们身后强大的祖国、强盛的人民军队和伟大的时代。”这份无比光荣的经历中有太多让人难忘的记忆,这份荣誉感以及对伟大祖国的自豪骄傲之情澎湃在每位受阅官兵的脑海。
阅兵纪念活动承载了中国不屈不挠的奋战历史,承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承载了珍爱和平和正义的中国人民的期盼。一次受阅,一生光荣。
60+ 曾参加60余场仪仗
司礼任务
服役期间,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执行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60余场。
最美的鲜花,一定是饱经风霜,绽放于高山之巅。在训练期间,她生病发烧,连续两晚高烧39度,因为不能耽误训练进度,她只有晚上才空下来休息,一遍遍喝药,喝热水让自己发汗驱寒。不能让自己掉队。
部队里会以部队的名字邀请“十佳新兵”的父母来到部队,和孩子一起过年,参观部队和日常训练,这是作为士兵的荣誉。刘江姗处处高标准要求自己,获得了“十佳新兵”荣誉称号,让父母骄傲。她总是报喜不报忧,对父母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我挺好的,放心吧。
121 一种不服输的信念
引人注意的是她的微信昵称—“一二一。”于我们而言“一二一”也许只是一句习以为常的正步走口号,但对于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女兵而言是一句命令、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不服输的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
(刘江姗“阅兵腿”)
提到70周年阅兵训练的时候,刘江姗笑盈盈地说给大家看看我的“阅兵腿”,当她卷起裤腿的那一刻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她的腿部分成了三个颜色,短裙遮挡住的皮肤是白皙的,穿马靴的部分也是白的,但是可以看到有淤青,而暴露在外边的腿部,已经是黢黑。
“走过天安门广场,96米,128步”为了让仪仗兵17个人的排面标齐,刘江姗给大家分享到:当时为了让大家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还设置了帽线、枪线、手线,要求线线笔直,踢好每一个正步,将阅兵场当作战场,严苛的训练标准一视同仁。
威武铿锵的步音,英武挺拔的军姿,排山倒海的气势,这正是新时代中国女兵的柔情和刚毅、忠诚与担当。
208 208天的历练
谈到208这个数字时,刘江姗顿了一下,她缓缓地抬起头说:“为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阅兵,大家整整准备了208天。”她们是阅兵场上的铿锵玫瑰。
天边渐露鱼肚白,起床哨响起。整理内务,简单洗漱,擦拭长靴……这已经是她们不变的日常。站军姿2小时不倒、练眼神40秒不眨,步幅75厘米,刘江姗始终以严苛的训练标准要求自己。长发剪短了,皮肤晒黑了,脖子上还出现黑白分明的“V”字印……这是刘江姗特有的“荣誉勋章”。刘江姗谈到:“208天,和这样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勠力同心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分列式结束后我们走在北京兵部洼胡同里,数不清的人民观众为我们鼓掌欢呼,更是听见了小朋友们一起喊:祖国万岁祖国万岁祖国万岁!我想这些事,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是值得一生铭记的荣耀。
一个新的开始
与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代表洪腾博士合影留念(右二为刘江珊)
在提到对于入学之后有什么什么愿望或者特别想做的事情时,刘江姗说:正巧10月16日,第二届联合国人口基金“一带一路”青年领导力培训班在京开班,她很荣幸的受邀参加了这次活动。她说入学之后也会制定学习计划,不断地充实自己,希望有一天也能代表中国青年在联合国大会上发声,把中国声音传递到世界上,真正的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青年。
平南支教照片记录
风里雨里的人,他们向往的是大自然。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象征,更是一种将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提到学校坚持了十一年的平南支教,刘江姗的眼睛里闪着光。她谈到:她真的很想去支教,每当看到大城市里的小朋友穿着崭新的衣服、背着书包兴致勃勃的上学去的时候,她的脑海里都会无数次的浮现这个念头。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真的很重要。她希望能真正的用自己学到的东西给孩子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生于盛世 大有可为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希望广大青年铭记肩上的使命担当
团结一心 众志成城
劈波斩浪 开拓进取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我们都是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