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衡水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开亮在衡水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衡水创建节水型城市情况说,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是全市开展“多城同创”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动衡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缓解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了城市节水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提升城市品位,惠民利民、造福人民。当天,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就衡水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开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张洪静主持新闻发布会。
梁开亮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衡水市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成就。自2018年初衡水市委市政府启动创建节水型城市以来,各区各有关部门科学规划设计,制定工作方案,健全规章制度,初步建成了覆盖城市节水管理的规范体系,先后出台了6部规范性文件,培育了73家市级节水型单元,并有20家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通过了省级节水型载体验收,节水型企业、单位、居民小区覆盖率分别达到59.61%、27.01%、11.16%。实现了城市节水统计制度、再生水价格指导意见的从无到有,计划用水的管理对象也从自备井用水户扩大到了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户。此外,还开展了节水漫画展评、节水演讲比赛、“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水宣传活动,市民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今年6月,衡水25项考核指标均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顺利通过了省级评审验收,获得“河北省节水型城市”称号。
他说,衡水市委市政府已经吹响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冲锋号,衡水市水利局会同各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凝心聚力,上硬措施,下真功夫,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补强薄弱环节,把握重点工作,突出衡水特色,巩固提升25项考核指标,落实好每一项工作任务,力争2020年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拿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这块“国字号”“金牌”,实现“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目标。为此,衡水在已有的6部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积极起草地下水保护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落实排水许可制度,完善城市节水管理制度,形成节约用水长效机制。严格贯彻执行城市节水规划,加大城市节水专项财政支出比例,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保证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10%。加快推进再生水开发利用以及黑臭水体治理,强化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并建设节水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计划用水指标申报与核定、节水统计报表、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审核管理等节水工作智能化。
梁开亮表示,创建国家节水城市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合力攻坚、尽职尽责,团结奋斗,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竞争力大的实际,发扬敢打敢拼敢于胜利的作风,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东风,提振精气神,铆足劲、加油干,整体推进、补强薄弱环节,抓住重点工作,突出衡水特色,努力实现创建目标。希望全市人民积极支持、参与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共创节水城市、共建美丽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