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借鉴唐山市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做法,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水平,市长刘连杰带领有关镇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于10月10日至11日赴唐山市迁西县、开平区、路南区、路北区、丰润区等地进行学习考察交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崔浩泉,副市长李海滨一同考察。
10月10日,考察团一行先后实地学习考察了迁西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验做法,观摩了开平区“唐山花海”项目建设工作,并就项目前期规划、组织发动、拆违治乱、征收补偿、搬迁安置、开发建设、运营模式等,与开平区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
10月11日,考察团一行实地学习考察了路南区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做法,路北区站西片区开发建设工作经验做法,与路北区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学习考察了丰润区102国道两侧拆违及环境整治的经验做法。
迁西县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京津唐承秦腹地,素有“燕山绿色明珠、京津冀后花园”美誉,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今年以来,迁西县委、县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123456”工作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城乡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全域整治”向“全域美丽”的嬗变。制定一套方案。印发了《迁西县城乡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迁西县城乡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行动转段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方案》等。明确两个主体,即:全党带头,全民参与。落实三项机制,即:组织推动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长效治理机制。突出四个全域,即:全域整治、全域美丽、全域旅游、全域富民。探索五种模式、即:产业驱动模式、项目带动模式、景区拉动模式、棚改推动模式、文化促动模式。打造六大片区,即:花乡果巷示范片区、秀水田园示范片区、大凤凰山示范片区、长城人家示范片区、大美湿地示范片区、板栗公园示范片区。主要成效体现在:以净为底,实现了乡村环境美;以靓为形,实现了乡村生态美;以文为魂,实现了乡村精神美;以富为本,实现了乡村产业美。
路南区是唐山市的中心区之一,辖区总面积117.4平方公里。路南区作为中心城区,区位优势突出,坐拥大南湖,生态环境优美,作为传统繁荣商业区,产业基础坚实。路南区被唐山市委市政府定位为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创新引领区,城市建设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市行政服务中心、图书馆、大剧院等城市服务资源和功能已完成布局,南湖CBD、新奥体中心已启动建设,唐山以南湖为中心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23.22平方公里的城南经济开发区2017年获批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38亿元的水电路讯暖等基础配套工程全面启动。南湖东岸的老交大区域搬迁安置工程顺利推进,2300余户群众已告别居住近40年的棚户区,路南震后最后一个集中连片棚户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超18亿元,改造提升主次干道26条,其中,统筹资金7.88亿元,完成友谊路、复兴路、唐曹公路等6条骨干道路的拓宽改造,管网配套全面贯通,主城区连接曹妃甸的路网及市政配套大幅优化。
为贯彻落实唐山市委、市政府唐山生态建设工作部署,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影响丰润区生态环保的历史遗留问题。从2018年10月15日开始到12月15日,丰润区开展了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行动,共组织大规模集中拆除行动150余次,拆除散乱污企业、汽修厂、停车场、黑加油站点、违规建设场院、散料堆场等5675余处、215万平方米,腾空土地1.3万余亩,全区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性改观。
考察中,我市考察团成员对唐山市迁西县、开平区、路南区、路北区、丰润区等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市建设管理、土地整理开发、拆违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考察学到了先行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感触颇深、收获颇丰,将以此次学习考察为契机,充分吸收借鉴先行地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市建设管理、土地整理开发、拆违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指导推动本地本部门工作实践,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市建设管理、土地整理开发、拆违等重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市、美丽三河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