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司法厅、河北省民政厅对外公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结果,鹿泉保留3个村,分别是上寨乡上寨村、大河镇曲寨村、石井乡山后张庄村。
民主法治这样做
上寨乡上寨村
01
上寨乡上寨村位于石家庄西南17公里处,距鹿泉区15公里,是上寨乡的“红旗村”,分6个村民小队,现有村民810户,2641人。上寨村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村”,紧密结合具体实际,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活动。
(一)健全组织,营造氛围,狠抓普法教育,创建良好法制环境。村党支部始终把普法教育放在依法治村工作的首位,结合本村实际,先后建立起了普法领导小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相关组织,设立了相应的办公室,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正常开展工作。
(二)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强化依法治理工作,加快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进程。加强了民主政治制度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村务、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理财等工作。使村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了村民平时学法,遇事用法,解决问题靠法,村干部带头遵纪守法、依法办事逐渐成为风气。
(三)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扩大基层民主,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一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们利用党员学习日、村干部会议等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认真学习《宪法》、《婚姻法》、《老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法》等10多部法律法规。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组织村民学习不同的法律法规。二是建立“图书阅览室”、“法制宣传专栏”和“法制培训中心”,“法制宣传一条街”,宣传和谐、和韵、和气、和畅等,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认真开展法制宣传,通过村级法制讲座和其他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观念,提高了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大矛盾调处,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稳定。始终把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每月定期召开矛盾排查例会,使村干部更加重视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解决,从而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大河镇曲寨村
02
曲寨村把普法工作作为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曲寨村两委全面贯彻党的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把普法教育同依法治理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民主管理和法律意识,增强村民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依法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保证了我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普法教育层面。我村紧紧围绕“七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紧扣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各类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一是突出宣传重点
曲寨集团每月定期召开4次例会,通过不间断的宣传教育,广大村民对法制建设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创建和谐家庭和工作上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村里现代化的图书馆购置20000余册图书,其中法律方面的书籍200多册,方便群众借阅学习。设立法律咨询室,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实现法律服务进村入户。
二是创新宣传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鹿泉区领导及上级部门也对我村普法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多次来我村实地调研和进行法制教育活动,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宣传教育,进一步加深了我村党员理解了普法工作对于建设“经济强区、大美新城、幸福鹿泉”的重要意义,同时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宣传栏、报纸、文艺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对村民进行常态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每月例会通过工作实例向广大干部职工解析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提高整体素质;聘请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北大学等名校教授到我村上课,对党员、村民代表进行专题培训,提高依法参政议政能力,在学法用法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建立健全普法教育制度。曲寨村建立健全了各种普法工作制度,明确了我村普法层面的各级负责人,并充分发掘法制宣传员的工作潜力,为法制宣传员设置了具体的法制宣传方案,并严格落实责任,让每一个规定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保证全村村民在常态化的法制宣传氛围中受到感染,实实在在的把法普法知识记在心里。
石井乡山后张庄村
03
石井乡山后张庄村位于鹿泉区西北部山区,四面环山,环境优美。该村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村”,开展民主法治建设,村民法律素质普遍提高,各项事务纳入民主管理、民主议政、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依法治村的轨道,2015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 2016年被评为“省级旅游乡村”。
一、健全组织,狠抓普法教育。村两委始终把普法教育放在依法治村工作的首位,建立普法领导小组、民事协商会、村务监督室等相关组织,明确工作职责任务,确保正常开展工作。在村内主要街道制作高标准法治墙画20块,在村民活动中心制作图文并茂的法治宣传栏。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循环播放、大喇叭广播、明白纸、远程教育等媒体向群众宣传创建民主法治村的意义要求等内容,营造了崇尚法治的浓厚氛围。
二、完善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民主政治制度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村务、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理财等工作,使村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并落实适合本村实际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计划生育、治安管理、社会保障等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开展好婆媳、好妯娌、好邻居评选、庭院环境卫生评比等活动,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和遵纪守法自觉性大大提高。
三、多措并举,注重普法实效。一是利用党员学习日、村干部会议等时间,邀请村常年法律顾问赵会强给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上法治课,两年来,共学习了《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土地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十余部法律法规。二是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村阅览室现有藏书5000余册,其中法律方面的书籍200余册,方便群众借阅学习。在村民事务代办室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了法律服务进村入户,群众在家门口学法。三是利用农闲季节村民在文化小院自编自演法治短剧小品,进行法治诗歌书画创作,群众乐享其中。
四、精选队伍,促进和谐稳定。狠抓普法骨干队伍建设,择优选任产生出46名十户法制宣传员,人员名单、宣传范围、职责任务全部公示上墙。这些十户法制宣传员既是普法中心户、示范户,又是纠纷调解员、民情联络员,通过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形成了“一人带动全家、一家帮扶十户,十户引领全村”的学法用法辐射效应。在依法治村工作中,凡村民关心的事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今年村民代表大会通过14项为民办实事承诺,其中包括安装净水设备7台,河沿路及村内路灯的安装以及更换,果园路拓宽等等。全村形成了树在山中、村在林中的美丽景观,并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制定了山后张庄村经济发展规划,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