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是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县不断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广大群众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了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也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画面上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叫邸桂珍,1944年出生的她曾在棉织厂上班。上个世纪80年代,每个月40多元的工资,让她只能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退休职工 邸桂珍(刚退休的时侯每月能拿到200元左右,孩子大了,还要供孩子,这些钱也不够用,然后就自谋职业,办了窗帘厂,一直到现在,快30年了,添补些家用。现在工资拿到2000多元,工资一年一涨,涨的不少,增加了收入,日子过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1986年,我县养老保险制度正式起步,像邸桂珍这样的退休职工,退休工资要按照工龄计算。1992年之后,我县企事业单位职工纳入了全民养老保险范畴,个人、单位、国家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退休后生活保障。按照规定,曾在我县针织厂工作的张焕玲,2014年退休,每月可以领到3000多元的退休金。
针织厂退休职工 张焕玲(近些年呀国家年年给涨工资,我现在3000多元,我们两口子除生活开销以外,剩余的钱俺们就出去旅游,购购物,生活挺好、挺富裕的。)
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届的关注和重视,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范围持续扩大。
县人社局副局长:贾春青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交费满15年(含视同缴费),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后,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领取退休金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交费满15年,并且达到退休年龄,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交费满15年并不是说(未到退休年龄)就可以不缴了,而是体现出来多缴多得,少缴少得,因为你交费基数的高低,时间长短,都跟领取退休金多少有关。”
2005年7月1日,我县养老保险实现市级统筹,2007年10月1日,我县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随着统筹层次的提高,养老保险的蓄水池大了,涉及的人数多了,缩小了养老基金收支缺口,缓解了财政压力。而养老保险经办手续的便利化也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2019年5月下调养老保险费率,更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也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
据统计,2018年,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1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3.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35万人。在扩大养老保险征缴覆盖面的同时,按照国家政策,我县自2005年以来,连续14年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县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保险从2005年的446元增至2018年2298元,累计增长3.9倍。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共有 1.19万名企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