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今天我们迎来了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寒露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
寒露来了
昼夜温差极大,小卫提醒您“适当添减衣物,以免感冒”悄悄的告诉你要记得穿秋裤...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寒露节气之后,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后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说的是寒露将要谢幕时,漫山遍野的菊花彷佛约好似的,一夜之间凌寒怒放,给肃杀凄凉的深秋涂抹上了一丝勃然生机。
寒露后“露水快要凝结成霜!真正的寒冷到了!”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寒露一过,凛冬将至
如何养生,你准备好了吗
寒露养生
01
不露脚
正所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脚自古就有人体第二心脏之说,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在加上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较差,若脚部受寒,寒邪循经侵入人体,影响其脾胃、肝胆、肾及膀胱等脏腑功能。因此,应该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这不但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缓解疲劳,有助于睡眠。
寒露不露脚,热水泡个脚
☑ 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 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
☑ 防治高血压。
☑ 防治风湿性关节炎。
☑ 防治腿脚麻木。
☑ 防治糖尿病。
☑ 防治感冒祛寒暖身。
☑ 美容减肥。
☑ 防治脑溢血和脑血栓。
☑ 消除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02
早卧早起
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要注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03
适量运动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如果这时候坚持适宜的身体锻炼,不单可以调养肺气,还可以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04
少食辛辣
秋天干燥,在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类食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液。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蜂蜜、乳制品、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适当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05
适当“秋冻”
夏天人的毛孔都是张开的,而秋天渐渐冷了,毛孔也开始收缩。如果天气稍冷就急着加衣,皮肤未经严寒的锻炼,抗寒能力不强。这时适当地冻一冻,让身体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另外,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受风,也容易感冒。
秋冻有一定讲究,比如脚、肩部、肚脐以及腰都是不能被冻的。肩部受凉后会致使上肢血液循环不畅,让人明显感到肩部酸痛,颈椎僵直,甚至头晕。如果肩颈长期受凉,就易造成颈椎病,易发肺部疾病。
这五种人不宜秋冻
消化道溃疡患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易导致胃痉挛,使原有的溃疡病复发。
脑血管疾病患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使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慢性肺病患者:秋季的寒冷空气会对呼吸道产生不良刺激,引起过敏反应,寒冷可诱发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的痉挛,造成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复发或加重。
心血管疾病患者:人体要抵抗低温就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搏动加快,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心脏缺血、缺氧,造成冠状动脉痉挛,附壁血栓脱落,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关节炎患者:风寒湿邪是造成关节病变的主要诱因,寒性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此,这类病人,从秋季开始就应该注意腿部的保暖,不适合“秋冻”。
06
朝盐晚蜜
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而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盐晚蜜”。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并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
07
适量吃坚果
最新发表在全球著名医学期刊《BMJ》子刊上的研究指出,食用坚果与较慢的体重增重、不易肥胖之间具有相关性,“适当多吃坚果,体重涨得慢”,而且入秋后,吃坚果有3个好处。秋后,建议大家每天吃一把坚果(10克左右)。
不同种类的坚果在营养方面各有特点
(注:日食用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及最新《中国食物成分表》换算得出)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最后小卫教你四招 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