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衡一学子任紫璇:重温历史记忆 传承红色圣火)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像是一幅画卷。在历史的长河里,党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尝试都被化作画卷中的点点彩墨,勾勒出一幅雄浑的岁月巨作。在伟大祖国70华诞这喜庆且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我和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参观学习,寻找先辈们的足迹。
这座纪念馆位于衡水市安平县台城村,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纪念馆。纪念馆共分为“火种”“星火燎原”“建设家园”三部分,详细介绍了安平县台城特别党支部和中共安平县委诞生及发展的历程。
弓仲韬——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的创始人,他本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但他为了人民、为了党,更是为了国家,放弃了富裕生活,毅然投身于救国救民的爱国运动中。1923年,他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同志的直接派遣,秘密回到原籍安平县开展革命工作,为让农民能更好地接受革命思想,他编写了“平民千字文”,卖掉自家二十几亩地办起了“平民夜校”,在平民夜校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积极分子。同年8月,组建了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党支部,次年,成立中共安平县委,从而造就了“两个第一”的革命丰碑。
展厅里,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文物遗存有序排列,每一面墙壁,每一个鲜活的塑像,每一个玻璃橱柜展品都诉说着一个个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在解说员的讲解下一一复原,这些故事承载着那段历史、那段人生、那颗初心。纪念馆的最后还介绍了历届安平县委领导名单,以及在“两个第一”鼓舞下安平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看到这些,同学们纷纷感慨,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中国,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