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政风民风,是社会现实生活的标准之风。党的作风是核心的模范作风。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若这个“总开关”没拧紧,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就难免会出问题。党的十九大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出新部署,要求巩固和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持不懈改作风转作风。各地方政府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弛而不息的抓好作风建设。
一是着力把理论武装“内化”为作风之魂。新时代抓好作风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常补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只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铸就金刚不坏之身。要引导广大党员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将其内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价值取向、做人行为准则,切实把过硬的作风体现在树牢“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上。
二是着力把党性锤炼“深化”为作风之本。分析近年来腐败案件,发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作风上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党性出了问题;党性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入党就与之俱来的,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招招式式的锤炼。为此,相关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把党性修养作为每个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来抓,并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贯穿其中。通过大讨论、开展党建活动、讲党课、召开党员大会、进行理论学习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党性修养。
三是着力把规矩意识“强化”为作风之实。强化规矩意识,压实责任,将党纪党规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切实把廉洁压力一层一级传导下去,让规矩意识在广大党员思想中立下根。狠抓监督,从损害群众利益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入手,对用权行为进行梳理,完善权力清单和追责清单,明确权力边界和责任归属,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防止权力滥用,让权力不越权不错位不缺位,始终在阳光下运行。(魏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