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总结:10种最容易在健身房里犯的错误

0
分享至

(原标题:健身房里常犯十个错)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走进健身房管理身材,让生活更健康。但很多人坚持自己的“健身准则”,最终阻碍了锻炼效果。最近,“美国读者文摘网”采访了运动专家,总结了10个最易在健身房犯的错。

错误一:用力过猛。健身时,总觉得自己节奏是正确的,没想到跑速过快、时间过长,或是使用健身器材过猛,造成身心疲惫或肌肉拉伤。健身强度应在自己承受的范围内、循序渐进地进行。

错误二:休息太久。若在运动组间长时间休息,心率会下降甚至恢复正常,使你错过高效燃烧卡路里的机会。同时,锻炼也变得轻松起来,难以达到健身效果。一般来说,组间休息在30~90秒较好。

错误三:不拉伸。很多人在运动前、后不重视拉伸,导致肌肉或韧带拉伤。适当的拉伸可以防止运动损伤,使锻炼事半功倍,而且年纪越大越要通过拉伸来保护关节。

错误四:太过专一。有些人想练身体某一处肌肉,比如腹肌,于是每天做1000个仰卧起坐,其实这样并不能获得完美腹肌,只会让身体失去平衡。正确的做法应多做一些复合运动,比如硬拉和下蹲相结合。

错误五:不控制饮食。很多人每天运动都可达标,但饮食不规律,吃得比平时多了,导致热量出入不平衡,越减越肥。

错误六:不做记录。大部分人健身后,很少做记录,以致忘记可以跑多远,或是举多重,也不知道是否进步了,这大大消减了健身动力。专家表示,跑步后应记录距离和时间,力量训练后应记录器械和重量等。

错误七:顺序不对。有些人喜欢先做有氧后做无氧,殊不知,这样容易使后面的力量训练可使用的能量不足,从而影响锻炼效果,且容易感到疲劳甚至受伤。正确的运动顺序应是先做无氧后做有氧,或在不同的日子进行交叉练习,如周一、三练有氧,周二、四练无氧。

错误八:用过的器械没放回原位。健身房是一个共享空间,用完哑铃、杠铃等器械后,要细心地把器材放回原位,以免因掉落伤到自己或他人。

错误九:太在意他人看法。很多人在健身房中十分在意别人的想法,以致影响自己的锻炼效果和信心。比如,看到自己的力量不如别人时,感觉羞愧;或是做一些力量训练动作时,感觉周围人都盯着自己,觉得自己动作做错了。事实上,没有人看着你,大家都在关心自己的锻炼。

错误十:过度依赖教练。健身教练可以帮助我们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但不是时时刻刻围着我们转的,同样,我们也不能时时刻刻围着教练转。若在健身课堂中缠着教练,不仅使教学变得困难,而且会影响其他学员。(若 伊 编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曝哈里由奢入俭难,已计划带子女回英国跟查尔斯住,梅根也支持

曝哈里由奢入俭难,已计划带子女回英国跟查尔斯住,梅根也支持

欢乐大意
2023-06-04 21:08:13
女老师出轨体育老师,大尺度聊天记录曝光,画面内容看得太兴奋!

女老师出轨体育老师,大尺度聊天记录曝光,画面内容看得太兴奋!

诺克斯小家
2023-05-22 15:10:37
央视一套热播剧《熟年》,开播几集既停播?!

央视一套热播剧《熟年》,开播几集既停播?!

娱乐圈酸柠檬
2023-06-04 15:22:09
李盈莹的这张大力扣球图火了,扣球时速至今仍是中国女排历史第一

李盈莹的这张大力扣球图火了,扣球时速至今仍是中国女排历史第一

十点街球体育
2023-06-03 23:23:41
多条河流出现洪水!西安一地突发泥石流塌方!陕西的雨下到什么时候?

多条河流出现洪水!西安一地突发泥石流塌方!陕西的雨下到什么时候?

环球网资讯
2023-06-04 14:26:30
直击香会现场丨外媒就中国驱离美加军舰事件发难 中国防长回应

直击香会现场丨外媒就中国驱离美加军舰事件发难 中国防长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3-06-04 18:21:39
黑龙江男子只因太帅,奸杀几十名女性,操控精神肉体,做人肉火锅

黑龙江男子只因太帅,奸杀几十名女性,操控精神肉体,做人肉火锅

午夜故事会
2023-05-24 13:35:09
这3种“粗粮”别再吃了,比烟酒还伤身,多亏粮农提醒,赶紧看看

这3种“粗粮”别再吃了,比烟酒还伤身,多亏粮农提醒,赶紧看看

简食记工作号
2023-05-31 10:39:32
这家大型银行,要关闭21家分行!约1000名员工将被解聘

这家大型银行,要关闭21家分行!约1000名员工将被解聘

新晚报
2023-06-04 11:21:44
彻底爆发!一天三次血战!俄版“海马斯”发威,乌军67旅伤亡惨重

彻底爆发!一天三次血战!俄版“海马斯”发威,乌军67旅伤亡惨重

大彬观察
2023-06-04 19:51:28
美媒:苏纳克在不惹恼鹰派的情况下,悄悄恢复对华关系

美媒:苏纳克在不惹恼鹰派的情况下,悄悄恢复对华关系

火星方阵
2023-06-04 09:13:33
黄晓明正式官宣!悄悄为叶珂庆生,叶珂晒贺卡竟暴露黄晓明情话

黄晓明正式官宣!悄悄为叶珂庆生,叶珂晒贺卡竟暴露黄晓明情话

八卦王者
2023-06-04 15:51:50
一夜之间,美国对华舆论变了!不再强迫各国“选边站”

一夜之间,美国对华舆论变了!不再强迫各国“选边站”

海峡快讯
2023-06-04 14:02:10
曝陈婉珍恨齐娇离婚要抚养权,拒当前儿媳贵人,家族活动不屑邀请

曝陈婉珍恨齐娇离婚要抚养权,拒当前儿媳贵人,家族活动不屑邀请

欢乐大意
2023-06-04 19:36:49
到底是采耳还是“采花”?采耳行业内幕被揭开:挂羊头卖狗肉

到底是采耳还是“采花”?采耳行业内幕被揭开:挂羊头卖狗肉

破局OvO
2023-05-03 10:19:20
当阿娇同框阿Sa,才彻底明白啥叫顶级骨相,一个老阿姨一个靓姐姐

当阿娇同框阿Sa,才彻底明白啥叫顶级骨相,一个老阿姨一个靓姐姐

李悦露爱吹牛
2023-06-03 12:58:10
局势发生逆转,幻影2000战机快到乌克兰了:7个车臣军团抢先反攻

局势发生逆转,幻影2000战机快到乌克兰了:7个车臣军团抢先反攻

帅先工场
2023-06-03 16:19:05
谜题破解!丁昱彤晒和奶奶互动曝光家境,纠缠管虎5年原因疑揭晓

谜题破解!丁昱彤晒和奶奶互动曝光家境,纠缠管虎5年原因疑揭晓

缘木不求娱
2023-06-04 15:46:43
美国:大陆若敢封锁台湾,美国就封锁中国,普京不屑回应了6个字

美国:大陆若敢封锁台湾,美国就封锁中国,普京不屑回应了6个字

我是枕边人
2023-05-18 10:58:57
北大医学院污物筒惊现“双头弃婴”,医生:这好办,剌一刀就好了

北大医学院污物筒惊现“双头弃婴”,医生:这好办,剌一刀就好了

学史思今
2023-06-03 18:38:41
2023-06-04 23:12:49

头条要闻

学者:中国防长在"香会"没点美国的名 讲话很留有余地

头条要闻

学者:中国防长在"香会"没点美国的名 讲话很留有余地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地球保卫战,只剩最后一道防线了...

娱乐要闻

李荣浩连续9年为妻子庆生 无生子计划

科技要闻

中国大厂最牛女CEO

汽车要闻

售14.18万-16.88万 2023款亚洲狮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旅游要闻

重庆昌都自驾游 这15个景点请不要错过

教育要闻

蓝海变红海,高考志愿填报咋就这么火?

亲子要闻

跳给爸爸看的?六一演出“辣妈团”火了,穿旗袍跳热舞惊艳众人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