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奏响民族团结“温暖乐章”)
奏响民族团结“温暖乐章”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确保中华民族在团结奋进中凝聚起磅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发端到新时代的深化提升,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始终坚持以创新推动创建。创新,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生命之源。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入新时代,我们将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不忘初心、锐意进取,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乐章。
广泛发动 创建工作全面开展
衡水市是典型的以汉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到2018年末,全市共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布依族、维吾尔族等45个少数民族,常驻少数民族人口10631人,约占全市总人口0.22%,呈小聚居大杂居特点。
在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发动下,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衡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全市各族群众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兄弟守望相助、手足相亲,表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榜样力量 助推民族团结进步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追求。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感染和带动着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景县西营村
近年来,景县西营村两委班子积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关心群众生活,干群关系融合,维护民族团结,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收入。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市财政局行政政法科
多年来,市财政局行政政法科把推动民族工作和促进民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大事来抓,从政策和资金着手,加大对民族地方的扶持力度,有效改善民族地方经济发展基础条件。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故城县太兴镇村党支部
太兴镇村委会积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确保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加快群众致富的步伐。先后荣获“小康村”、“双文明村”和“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等荣誉称号。
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市伊协
衡水市伊斯兰教协会,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旗帜,积极协助党和政府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广泛参与社会服务,开展公益慈善活动。2010年被评为“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景县广川镇政府
多年来,广川镇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坚定不移地贯彻各项民族政策,抓好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的健康发展。
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衡水中学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提升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质量,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景县大枫林村
大枫林村两委班子积极贯彻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优先照顾回民的生活,尊重回族的生活习惯,重修清真寺,大枫林村呈现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王增庆
王增庆,在担任太兴镇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始终积极贯彻“三个离不开”思想,通过加快群众致富步伐、改善村容村貌等实际成效践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张宏磊
张宏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队教练。张宏磊和他的团队大力促进民族体育项目在我市的普及和提高,带领蹴球队在全省、全国民族运动会上屡创佳绩,为全市、全省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时玉华
时玉华,从事民族工作多年来,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自觉做好民族团结的宣传员、当好少数民族群众的贴心人,帮助各族群众解决了许多特殊困难。2013、2014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统战工作先进个人”。
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底永杰
底永杰,衡水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衡水市清真寺教长。他十几年如一日,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社会的安定团结默默奉献。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衡水学院
多年来,衡水学院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积极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彰显着先进思想和崇高品质,对促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扎实深入 六进活动全覆盖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通过开展六进活动,使创建工作接地气,聚人心,有活力,并且实现了全覆盖,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金钥匙”。
进高校。在衡水学院,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重要教育主题,增开少数民族文化鉴赏等选修课程,建设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文化墙,3万多人受到宣传教育。
进宗教场所。每年在我市宗教场所——桃城区清真寺悬挂以“反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为主题的标语和展牌;向群众讲解党的大政方针和民族政策法规,使宗教场所成为民族团结的一个宣传教育阵地。
进机关。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了机关干部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进乡镇。在乡镇强化政策法规宣讲,夯实民族团结思想基础,化解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
进社区。以文化活动的形式,在社区宣传民族政策、宗教法规,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共创美好生活。
进企业。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丰富、提升企业文化,让生产一线的广大职工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主体。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衡水市各民族相互团结,安居乐业,谋发展,促共赢,处处充满和谐与活力。在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衡水市正满怀信心地开创繁荣富裕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