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保定讯 今年以来,易县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三深化、三提升”安排部署,把“双创双服”活动作为推动整体工作的有力抓手,举全力推动创业、鼓励创新,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强化服务意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一是健全机制。今年以来,易县工信局发挥其职能作用,积极服务入驻企业。对全县36家规模以上企业和预培成长型好的企业实行县领导全覆盖包联机制,建立“一企一档”,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规模效益、人才结构、产品、销售渠道等基本情况进行详实的登记。二是摸清底码。组织召开全县科技工作会议,将企业信息按区域下发至各乡镇,并严格规定最低认定任务。各乡镇认真摸排,积极组织企业填写申报材料。截止目前,备案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56家,复审通过7家。三是主动对接。积极帮助易县瑞鑫铸造有限公司、保定知感工贸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完成项目占地解遗问题;组织相关专家对易县圣霖板业年产20万立方米的难燃刨花板技改项目做完工评价。组织保定知感工贸有限公司、易水砚有限公司等28家申报了河北省诚信企业;组织易县和平铸造、华宇锅炉炉制造、河北久申防水材料等3家有限公司完成B级研发机构的申报工作。组织保定万利达铸造有限公司、河北建投宝塑管业有限公司、易县圣霖板业有限公司、河北久申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等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积极联系邮储银行与民营企业进行银企对接,对企业如何融资贷款进行业务流程讲解,发放宣传明白纸300多份,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强化平台建设,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政策解读和培训,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宣传,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最新政策,汇编成册500本,发放到企业管理人员手中。加强培训,一方面聘请专家对300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培训,有效引导促进了民营企业数字化、网络化线上线下营销。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柿柿如意农产品加工、易县万紫青城玫瑰花种植等实现了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并培育数字车间4家。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保定市企业家大讲堂、省市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会、省工信厅信息管理平台培训会等五场培训活动。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宋强、冯广新就工业转型升级、机械机器工程序列等内容进行了综合培训,300余人从中受益。聘请中国建材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专家教授对易县建材行业进行调研,并对我县建材业的当前形势、发展趋势、产业政策等举办培训班进行专业铺导。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培育新增注册民营企业837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已入驻企业8家。易县圣霖板业有限责任公司“连续平压法生产难燃刨花板”新产品经专家鉴定到达国际先进水平。新产品的研发上市标志着易县工业转型升级迈进“专精特新”之路。
强化项目建设, 提升实体经济活力。一是积极加快项目建设。加大与市科技服务机构联姻,指导推荐易县惠东混凝土有限公司、万利达铸造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实施河北建投宝塑管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的PVC管材技改项目。二是积极推进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申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帮助易县圣霖板业有限公司、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酸枣家园等企业申报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依托茂源果品股份有限公司,聘请科技服务机构,组织申报市级产业创新联盟。收集全县工业企业产品信息编篡《易县工业产品名录》,汇编成册,通过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向外界广泛推介我县工业名牌产品。三是强化科技服务保障。在全县28个乡镇(处)设立科技服务站,在162贫困村挂牌设立科技服务点,广泛宣传国家对实体经济在科技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农村科技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积极为农民开展技术、信息等服务,全力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保障。(刘称心 崔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