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尚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乡村发展新活力)
尚义县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扎实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严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设置“三关”,攻克家底不清、归属不明、处置不当“三难”,做到了资产、身份、股份、权利、收益“五清”。截止目前,全县14个乡镇172个行政村,已经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成员界定工作。十三号等试点村,率先完成了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设置等工作,走上了股份合作之路,切实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十三号村旧貌
十三号村新颜
通过产权改革,十三号村唤醒了“沉睡”的资源,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使过去农村集体资产“表面拥有、实际没有”转变为“集体真正所有、农户按股占有”,村集体实力明显提升,村民资产经营性收入从无到有,快速增长。2016--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长2100元,其中股份分红收入占到了50%以上,全村实现稳定脱贫出列。
村委会正在给村民分红
召开村民代表会讨论村集体事务
一、民主公开,明晰权属“三审议、三公示”(工作方案、流程、结果实行村民代表会、领导小组会、村民大会三级审议,并分别进行7天公示),推进清产核资、成员界定等各项工作,“方案由群众审定,过程由群众参与,结果由群众认可”,避免了“一议而终”产生的偏差失误,公开的操作、透明的过程,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和认可,实现了家底清、群众明,农村稳。
十三号村主题窑洞酒店
二、股份合作,聚沙成塔坚持“股权均等、确权到人、股份合作、收益共享”原则,推动股权设置及股份合作等工作,将集体性经营性资产股权均等分配到符合条件的村民身上后,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将集体经营资产与农户的耕地、宅基地有效整合起来,招引实力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对闲置资源进行整体规划、集中开发。组建全市第一家农宅合作社,与尚义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吸纳38家农户,以闲置宅基地入股,建成拥有144套窑洞的主题宾馆;成立种植合作社,41户家庭以150亩耕地入股,与深圳百果园集团合作,建成现代农业采摘园;成立光伏合作社,盘活集体荒山荒坡资源和窑洞屋顶资源,建成光伏电站660千瓦。
十三号村会议中心
十三号村游客接待中心
三、规范运营,合理分红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资产收益、村民分红三本台帐,重要事项经股民大会审议决定,“村两委”定期公布集体收益及分红情况。目前,集体性资产经营性收入实行适当倾斜贫困户、特殊困难户的按股分配。通过集体性资产经营性收入,为全体村民代交了医疗、养老保险。农宅、光伏、种植三个合作社161户入社群众,户均分红型财产性收入600元。
十三号村街景一瞥